南湖青少年
南湖

南湖区“三大创新”提升“大群团”工作效力

发布:2010/3/26 11:48:38   点击:2591

      南湖区自“大群团”工作开展以来,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向性更加明确,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开创性明显提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维护权益、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同时,“大群团”工作也中存在着“群团合作的思想层次还不高、群团组织间的融合度还不高、群团合作的发展空间还比较狭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南湖区积极探索,提出“理念、载体、方式”三大创新,进一步奠定基础,提升“大群团”工作效力。

      一是创新理念,跳出“就群团抓群团”的思维,提升群团合作层次。要创新工作理念,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理念和思维方式,自觉破除因循守旧、被动应付的思想观念,跳出就群团工作抓群团工作的思维惯性,树立围绕发展主题谋划群团工作、围绕经济建设抓群团工作、围绕社会和谐开展群团工作的理念,使群团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充分把握群团部门间的共性和个性,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确定重点,找准定位,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将“大群团”工作体现在群团组织基础、项目活动、日常工作中各个方面,及时总结阶段性经验,不断深化群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群团资源配置更合理,作用发挥更有效。

      二是创新载体,把握“群众工作群众做”的规律,拓展群团合作发展空间。要按照党政所需、群众关注、群团所能的要求,坚持“群众需要什么,群团组织就做什么”,积极打造活动品牌,形成群团工作新亮点、新优势。要进一步把握工作规律,讲究工作艺术,追求工作效果,在继续巩固提升一批有影响的群团品牌的基础上,努力推出更多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参与度高的品牌项目,创造出更多富有时代特征、群团特点的新载体。围绕组织动员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在服务就业创业上打造群团品牌;围绕倡导文明和谐,整合各类号、手等先进创建活动,打造群团名片;围绕维权帮困,在扶助弱势群体上打造群团亮点。通过在共性领域发掘群团新品牌,加强群团部门政策、信息、阵地、资金、活动和宣传等方面资源的整合,积极探索群团组织服务大局、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群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创新方式,明确“统筹城乡群团组织建设”的目标,夯实群团合作组织基础。要按照“区域覆盖,尊重主体,条块结合”的思路,凝聚“大团建”力量、发挥“大党建”作用、盘活“大群团”资源,积极推动城乡群团组织区域共建。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建的长效机制,建立以“联合考核、联合创优、整体联动”为目标的基层群团组织共建体系。以基层群团干部培养一体化为重点,实现群团干部同培训、同考核、同树典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群团组织联合的名义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诉求。要结合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委托群团组织承接社会公共事务的办法和机制,把更多的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交给群团组织来承担,为群团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