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海宁市马桥街道党委召开会专题研究“村村都有好青年”工作。会议听取了街道团委有关工作汇报,原则同意街道团委提出的《马桥街道“村村都有好青年”人才发展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根据会议讨论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以党委文件印发。
会议指出,“村村都有好青年”人才发展计划要以“村村都有好青年、青春建功新农村”为主题,以“搭平台,创条件,助成长,促发展”为基本工作思路,以“统一品牌、整合资源、合力推进”为基本原则,以选拔、培养、宣传为主要途径,充分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新农村建设、基层党建中的积极作用。总体目标是全街道每个行政村原则上每年选拔培养一名“好青年”,通过坚持不懈的选拔、培养工作,树立一大批已在农村就业创业的“好青年”典型,展示新时期农村青年的良好形象,促进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整体活跃。
会议强调,要运用多种途径,努力扩大“好青年”计划的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利用《新马桥》、村级简报、广播、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营造良好氛围。街道团委要通过公开信、短信、qq群等形式让广大团员青年知晓该项计划;要充分运用团属阵地,在各类青年群体中广泛宣传“好青年”计划及“好青年”群体。要善于运用乡土办法来“造势”,以村为单位,把“好青年”计划的实施情况、选拔出的“好青年”的事迹(照片)做成宣传材料,张贴到各村的村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在村民中提升“好青年”的影响力。
会议明确,“村村都有好青年”人才发展计划6月下旬正式启动,街道团委牵头召开工作会议,以村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召开本村的“好青年”计划启动仪式或动员会,全部选拔工作于7月底结束。“好青年”选拔产生后,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扶持。为加强领导和督促协调,街道成立以党委副书记吕林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助理方旭明、团委书记范浩毅为副组长的马桥街道“村村都有好青年”人才发展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各村各部门在实施“好青年”计划的过程中,要坚持统一品牌,结合本地实际,充分体现特色,设计好推进方式、推进步骤和培养模式,既要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也要做到自选动作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