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下半学年,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少先队以争当“四好少年”为的工作重点,以培养队员“做一个有责任的人”为培养目标,五措并举,不断夯实少先队工作基础。
一是校内外辅导员相结合,壮大辅导员队伍。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那些热爱少先队工作、熟悉少先队工作、作风正派,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少先队辅导员岗位上进行锻炼。开学初,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内建立了一支由校长、在、中队辅导员及部份科任教师构成的少先队工作骨干队伍。在校外。又在上学年的基础上聘请了丁正华为果蔬基地辅导员,建立了一支由校外辅导员陈铁霁、丁正华,法制校长刘锡珉和教子经验丰富的好家长组成的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校外德育队伍,构建了有系统、有制度、有组织、有层次的少先队机构,有效保证了少先队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开展辅导员工作交流,获得共同提升。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如果能发挥每一位辅导员的长处,提炼出本校辅导员工作的特色经验,形成系统,一定能使辅导员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本学年,学校少先队共举行有关班队文化建设、辅导员工作亮点、工作总结等六次辅导员的专题交流,在相互切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吸引别人的先进经验,获得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得到共同提升。同时根据少先队活动计划,开展了两次班队课观摩活动,全体辅导员和中队长、大队干部参加活动,进一步使队干部在观摩学习中学会策划、学会组织,通过多看、多练、多组织,进一步提升队干部的工作能力。
三是科研兴队,理论建设不断完善。根据“科研兴队”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调研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工作,努力寻找教学、德育、少先队工作三者间的最佳结合点,广泛开展少先队工作理论研究。为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和少先队员的整体素质,学校为辅导员订阅了《少先队活动》、《辅导员》等各类杂志,并要求每位辅导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类的书籍。学校鼓励辅导员多撰写教育类博客,撰写心育日记,德育案例等,并要求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少先队工作的论文。在今年举行的少先队工作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共上交四篇论文,超过40%,其中有一篇论文获奖。
四是请进来、走出去,加强辅导员培训。学校少先队组织十分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利用北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经常外请专家进行培训。去年8月邀请了王立军、裴娣娜、龚正行等北京专家为全校老师作了《德育——一个关系到人生幸福的大问题》等精彩的讲座,为老师们带来了教育智慧的清泉,提供了一席关于教育、教学的精神盛宴。3月10日,邀请北师大心理学教授郑日昌作了题为《以人为本 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教师职业枯竭(倦怠)的原因、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心理辅导的能力。同时,还派辅导员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听示范课、讲座等,组织全体辅导员去沙家浜、华西村等地考查、学习,拓宽了视野。
五是辅导员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亮化。中队是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基本单位,辅导员是中队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少先队工作、安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通过制定辅导员工作职责、辅导员考核细则,使辅导员工作实绩与奖惩挂钩,调动辅导员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推动辅导员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辅导员待遇。平时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通过查辅导员手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检查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学校还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调研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少先队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六一”节进行了表彰。因此,我校辅导员队伍稳定、工作积极主动。使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上下左右联系密切,协调一致,发挥了学校管理的效能,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