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信息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确保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团区委重点抓住三个“专”,逐渐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上下贯通、点面结合、反映灵敏的信息网络,切实开辟了信息网络渠道
一是专人负责。团区委机关实有人数4人,虽然人手很少,但总是保证至少有一人专门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具体负责信息的收集、撰写、报送、外宣等。团区委不仅机关设有专人负责,下辖的17个镇、街道团(工)委、区属单位团组织也都设有专门的信息员,他们按照团区委信息考核制度的要求及时报送动态信息,并作为基层信息点的联络员,动员、督促、考核其所属团支部(总支、二级团委)投递各种团内信息稿件。同时,积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工作预案,牢牢把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是专项制度。制度是保证共青团信息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适应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需要,保持全区信息工作畅通、及时、快速,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年初,团区委制定了外宣工作计划,按照《南湖区共青团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对信息工作的人员构成、收集原则、报送体系、计分方法及考核奖惩等方面都作了详尽规定,依托制度,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把信息工作纳入团的日常工作之中。通过信息反馈制度、信息录用情况通报制度、信息考核激励制度、信息约稿制度、常委联片制度、机关关干部一岗双责和一员双岗制度等制度保障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天天有信息,天天报信息。
三是专门载体。整个团内的信息网络能不能正常运转,载体是依托。因此,团区委认真落实《南湖区共青团信息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规范基层团组织信息管理机制;依托“共青团南湖区委员会”、“南湖阳光网”“政府信息公开网”等网站,进一步健全信息网络;编发《南湖青少年工作信息》简报,确保团内信息交流的快捷畅通;开展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挖掘基层团工作新鲜经验与创新做法;开通“服务青年短信平台”,提高全区共青团组织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和快速动员能力;注重抓好外宣工作,做好《中国共青团》、《浙江团情》、《嘉兴青年》,以及团中央、共青思维、嘉兴团市委网站的信息投稿工作,并与多家省、市、区新闻媒体建立了广泛的信息联系,主动将新闻线索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立体地传递共青团形象、立场、观点,全方位地展示共青团的完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