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动员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农村和社区,结合“春泥计划”工作实际,海宁市袁花镇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届“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实施意见》。全镇3所学校和14个村和4个社区进行结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在袁花镇长啸村活动启动仪式上,对学生强化安全教育。向广大中小学生发放了由袁花镇“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领导小组统一印制的《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手册》,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进一步深化了“安全度暑假,文明伴我行”的内涵。袁花镇三所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举措。海宁二中向学生发放《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载表》,向村里群众发放了《暑期告学生家长书》和“关于安全文明出行”等主题教育宣传资料。
1.加强暑期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海宁二中暑假一开始,团委就向学生开出了推荐读书目录,要求学生暑假每人至少读一本名著。并布置了“读好书写感想”征文比赛,将优秀作品选送市级评选。袁花中心小学组织长啸村、镇东村、夹山村的学生们在村文化活动中心(室)里开展了读书读报活动。村里的文化阵地管理员把当天的有关报纸向同学们推荐,有《浙江日报》、《今日早报》、《嘉兴日报》、《海宁日报》等,同学们认真阅读,及时了解了国家新闻,老师和村委会为村里的孩子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鼓励孩子们与书为友,“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学们在读书活动之后,把在“讲文明树新风,七彩夏日我能行”的道德实践中对爱与被爱的感受,如在家庭里孝敬长辈、体验亲情等感受付之于笔端。
2.走进村落播种文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海宁二中、双丰村还举办了“我为村里做实事”活动帮助当地村委会打扫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清除村落“牛皮癣”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美化了村容村貌;海宁二中参加志愿者服务人数达150余人。谈桥中心小学为了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机动车尾气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掌握了谈桥村村民自行车的拥有与使用情况还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让村民明白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以及多方面的好处,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新袁村以创建海宁市“生态村”为契机,袁花中心小学和村委组织学生开展了“讲文明 树新风——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名学生精心制作了 “文明心愿卡”,学生们在一张张情系绿色的绿叶卡上书写一句句代表自己在创建海宁市“生态村”行动与决心的话语,从而表达同学们心系村落文明生态的情怀,
3.文体活动精彩纷呈,谱写了农村新和谐。海宁二中在龙联村开展了农俗趣味游戏等“知农爱乡”、“田间课堂”教育,所有活动主题紧扣时代主旋律,贴进农村、贴进生活、贴进实际,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袁花镇中心小学学生文艺队给村落的学生送去一台名为“激情高歌新农村 送戏下村乐农娃”文艺演出,节目有独唱、二胡合奏、舞蹈、双簧、健美操表演等,这是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倡导村民共创文明新村,共建和谐祥和的新农村。
同时,各行政村(社区)都非常重视“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各村(社区)团组织书记、村文化管理员精心策划活动方案、活动组织精彩纷呈、有声有色。镇西村、红晓村、红新村联合举办了“爱心点心,点点真心”爱心点心活动,让社会弱势群体感受村落大家庭的温暖。双丰村开展了“庆八一.赛红歌”活动,通过赛红歌活动,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高尚情操,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广大学生将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刻苦学习,奋勇前行。此外,河西社区还举办了排舞培训。让学生在社区内学到了学校里没有学到的特长技能知识。
通过“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活动近两个月,海宁市袁花镇参加该活动人数近3000人,依托农村、社区现有的各类活动场所,把学校、家庭、社会和各方力量动员起来,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健康的文娱活动,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农村、社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在实践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