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宁

海宁基层青年反映:当前返乡农村大学生落户难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发布:2010/8/31 10:35:03   点击:2172

      当前迫于城市就业压力等,许多在城市无法立足的农村大学生选择了“返乡”。然而,由于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利益,如农村的土地和福利等,使得农村户口格外吃香,“农转非”十分困难。制度变革所引起的社会分配的变化,让农村大学生成为二元户籍制度的一个尴尬群体,被称作“城市游民”。

      在考上大学后,农村大学生户口随之“农转非”,但在大城市,就业形势的残酷、都市生活的压力、没有社保、医保、孩子上学难等问题,使农村大学生成为了“蚁族”。在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管理模式下,他们要么想尽办法得到城市“绿卡”,要么就要飘在大小城镇中,要再回到农村却是难上加难。

      从社会福利来看,现行的户口已被割裂为三种:一种是大城市户口,相应的各种福利保障政策都是最好的,资源也相对稀缺;一种是农业户口,相应的土地政策以及福利保障也在日益改进;第三种是小城镇户口,比上不足,现在比下也不如。尤其是2004年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连续7年出台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涉及惠农资金、农产品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村教育、家电下乡等多领域、全方位的惠农政策指导。此外,农村分配的宅基地和土地更是具有吸引力。在“非转农”时,由于涉及到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既定利益向新转入成员分配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到原有社员的利益,因此往往被“卡住”。但“非转农”,在法律上并无禁止,在地方实施的惯例上,一般是村民自治的行为,“非转农”卡在了村委会,这也成为我国“法律的空白”。\

      对此,海宁基层建议:返乡农村大学生落户困难沦为“城市游民”的问题需引起重视,需要从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小城镇建设,引导正确合理择业等多方面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