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团区委号召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通过带思想引领、带作风养成、带组织覆盖、带队伍建设、带作用发挥“五带”,指导和帮助团组织抓好团的建设。
1.带思想引领。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思想政治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团员青年,指导团组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组织可以通过设立青年委员或选派党员到团组织中担任政治辅导员,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学习党内文件、上党课,开展党员思想教育活动,吸收优秀团员和不是党员的团干部参加。鼓励28周岁以下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积极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通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和影响广大团员青年。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在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时,吸收同级团组织的负责人参加。
基层团组织按照党组织的要求,针对团员青年的身心特点,分层教育,分类引导,切实抓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团员青年思想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坚定广大团员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着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及时了解掌握青年的思想状况,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探索和实践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占领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
2.带作风养成。基层党组织以自身的良好作风带动团组织的作风建设。引导和带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用。通过领导干部谈心诫勉、督促检查、群众监督、民主评议等形式,使团干部经常性地接受党风的思想洗礼和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锻炼。指导团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不断增强他们抵御歪风邪气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基层团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工作、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引导团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让党放心、青年满意。在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他们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要建立完善联系基层、走进青年、结对帮扶等制度,与青年交朋友,为青年办实事。要从实际出发,多做打基础、抓根本、求实效的工作,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大力推进团内民主,广泛开展团务公开、团员青年民主恳谈等符合基层实际、青年特点的团的基层民主实践。
3.带组织覆盖。基层党组织把扩大团组织的有效覆盖作为带动团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同步带动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凡是已建立党组织,符合建团条件的,党组织要帮助尽快建立团的组织;未建立党组织,但具备建团条件的,上级党组织要指导建立团的组织。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机构,不得随意撤并、与其他部门合署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
4.带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要指导、支持基层团组织抓好团员队伍建设。把团组织的“推优”工作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帮助团组织建立完善“推优”工作制度。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建立党团联系衔接制度,定期听取团组织关于“推优”工作汇报,鼓励、指导团组织积极实践“推优”新方式、新路径,使团员成为基层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指导、支持团组织做好发展团员工作和少先队“推优”入团工作。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同时,指导帮助基层团组织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管理。
基层党组织积极选拔培养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爱青年工作的优秀年轻党员担任基层团干部,同时选拔培养优秀基层团干部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使基层团的岗位成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岗位。积极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任职的大学生担任村、社区团干部,特别优秀的,可兼任镇(街道)团委(团工委)副书记。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团组织负责人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强化对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教育培训,纳入党员干部的培训体系。建立基层团干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制度,提高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
5.带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给团组织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帮助团员青年切实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到引领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来,真正做到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推动发展。引导团组织把党的要求作为工作的方向,尤其要围绕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和改善青少年民生,丰富载体,创新项目,在全区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征程中充分发挥助手作用。重视、支持团组织开展的各类青年人才培养活动,凝聚青年人才,服务党的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党建队、团带队”的要求,重视少先队工作,为党的事业从小培养后备人才。指导团组织把握青年脉搏、倾听青年呼声,支持人大中青年代表和政协中青年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畅通青年利益表达和维护的渠道。指导、支持各级团组织,尤其是各镇、街道团的委员会,建立各类服务青年发展需求的公共平台,增进青年对党的信任和感情,进一步把团员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