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青年,以团干部、青年骨干为重点,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推进“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分清是非,明辨善恶,有爱心。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可敬、可亲、可学的道德榜样,引导青少年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明礼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引导青少年增强忧患意识,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掌握青少年的思想脉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来,把思想认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积极探索网上引导的新途经、新方法,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青年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各团组织要抓住机遇,团结奋进,引领广大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建功立业。一是引导农村青年科技致富。按照抓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民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工程,通过引进项目、资金、技术等形式,建立青年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培训基地,引导青年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新项目、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青年农民,培育一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科技致富领路人。二是鼓励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引导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转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青年创业。三是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家园清洁青年行动”,弘扬生态文化,开展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等活动,促进生态建设。
3、发挥优势,强化载体,积极引领青年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共青团组织网络较健全、联系青年较广泛、社会动员能力较强,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拓宽创建领域,扩大涵盖范围,建立健全跟踪监督机制,提高“青年文明号”创建的整体水平和活动实效。二是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积极从各行业招募青年志愿者,不断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与弘扬社会新风、解决难热点问题、爱心助学、扶贫济困结合起来,增强活动实效。三是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围绕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推进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加强文化阵地和文化网络建设,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四是积极参与“平安余新”建设。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深化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关爱农村困难青少年,关心帮助失足青少年,做好青少年的维权工作,切实代表和维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4、夯实基础,锐意创新,加强和改进团的自身建设。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新形势下,各团组织必须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积极探索加强团建的新途经,努力构筑团建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完善团组织创先争优的竞争机制,以统筹城乡基层团建为载体,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团组织建设新局面,全面提升团组织建设水平。二是加强团的队伍建设。团干部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深化“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构建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强化“全团带队”意识,加强对少先队组织的领导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双推优”工作,积极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三是加强团的能力建设。紧密结合青年的实际需要,创新服务载体,设计服务项目,实现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服务型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