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人才战略的实施以来,凤桥镇已实现大学生村官全覆盖,为促使他们快成才、成好才,凤桥镇健全培养关怀机制,五步联动,科学管理考核,为大学生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是引导带动。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不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联谊会,开通大学生村官QQ群,开展工作论坛。积极树立先进导向,在镇报上开辟大学生村官专栏,定期编发《乡土情》村官杂志,纪实报道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情况,对涌现出的一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广泛宣传,在大学生村官中营造“扎根农村、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培养推动。实施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行动”,提升村级实务工作能力。着眼提升大学生村官政策运用、组织协调、化解矛盾等农村实务工作能力,整合教学资源,依托远教平台,坚持岗前与任中培训、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加强理论教育,促进实践能力提升。目前凤桥镇7名大学生村官已经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三是帮带牵动。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1+1”组团帮带机制,明确每名大学生村官由1名乡镇机关干部、1名村党总支部书记共同帮带。定期开展工作示范、口头传教、实践指导等帮带主题实践活动,教方法、解难题,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全方位帮带,帮助他们顺利开展工作。
四是管理驱动。构建镇村双层管理体系,镇级建立大学生村官信息库,建立成长档案,推行契约化管理。制定了《凤桥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镇党委与大学生“村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镇党委定期组织抽查,为考核提供依据;制定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周至少报送1篇信息,每季度至少写1篇工作总结,及时反映工作动态。村级负责村官日常管理,主动压担子,促成长。
五是激励促动。注重用感情、事业和待遇留人,坚持待遇从优化,为大学生村官发放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完善评优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积极推先评优,2009年庄史村大学生村官朱嘉宾被评为2009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实施“大学生村官优先”制度,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入党,优先评选优秀党员,优先推荐考选乡镇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使他们政治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