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是团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化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根据团市委第十六次团代会精神和《海宁市2010-2012年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共青团海宁市委“三个坚持”扎实开展基层团干部培训,积极落实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确保培训规划科学性。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向,制定《海宁市2010-2012年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教育引导广大团干部争做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团干部为出发点,利用三年的时间培训基层团干部。同时突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将党课纳入必修课程,并根据党的理论实践新成果及时更新课程,增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有序性。
二是坚持团建为抓手,确保培训活动有效性。调查摸底,分类培训。通过开展前期情况摸底,了解基层团干部基本情况,确定各基层团组织培训的班次和人数,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分类别分批次进行培训,实现基层团干部培训的全覆盖。结合实际,增强实效。以共青团工作重点和基层团员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团市委机关干部自编教材、授课的形式,开设团务知识、团建知识专题课程,结合团建工作实际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通过现场会、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突出培训在基层组织团建工作上的指导作用,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互动沟通,增进交流。通过这样高频率的集中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团干部之间、基层团干部和团机关干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激发团干部队伍活力,实现海宁团工作实际和基层团建工作的有效结合。
三是坚持制度为保障,确保培训机制规范化。建立长效机制,将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中,优化整合各项资源,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以培训效果为立足点,制定培训考核和监督机制,并把团干部参与培训的到课率和业务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团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及时将参训团干部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各直属团组织。
两年来,海宁团市委共开办基层团干部培训班10期,培训基层团干部612人次。明年将是培训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团市委将继续落实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开展新一轮团干部培训计划的前期摸底和调研工作,为全市团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