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盐

海盐县供电局团委有效探索多种用工制度下团的组织建设

发布:2012/2/1 9:27:15   点击:1602

      近年来,供电企业农电代理制职工、劳务派遣工等队伍正不断壮大,并呈现年青化的趋势,已在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由于用工的特殊性,这些青年往往成为了团组织的边缘人。为此,海盐县供电局团委直面问题,对多种用工制度下团的组织进行了积极探索。2011年,在局党委和团县委的关心指导以及乡镇团组织的支持下,开拓思路,大胆尝试,实现了多种用工制度下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的全覆盖。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重视基层调研,进一步达成组建农电、劳务派遣团组织的共识。本着对企业、对农电工、劳务派遣工青年负责的态度,把全面推进农电、劳务派遣工团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大对团组织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电工、劳务派遣工认识团组织,相信团组织,亲近团组织。根据现状,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局党委的指导下,局团委主动协调,充分尊重地方团组织,在地方乡镇团委的支持下,深入全县供电系统,组织开展普查、摸底,充分了解青年员工思想动态,并上门走访各乡镇政府和县、镇团组织,广泛沟通、及时了解情况,主动征求各级团组织关于组建农电、劳务派遣员工团组织的意见、建议,决定成立三个农电团支部和一个综产团支部。

      二是推行试点先行,积极创新组建农电、劳务派遣员工团组织的实现途径。通过前期基层调研,协调沟通决定新组建的农电、劳务派遣团组织关系建制在所在街道(乡镇),接受地方乡镇团组织和用工单位工团组织共同领导和日常管理,形成“一联双管”的农电、综产团组织的创新管理模式。局团委选择了武原供电营业所这样一个独力部门作为组建农电团组织试点单位。对于新组建的4个农电团支部和综产团支部逐步建章立制,在制度的规范下,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企业中的积极作用。紧密联系各镇(街道)团组织,加强“一联双管”工作模式,加大对新组建团组织干部的培训教育,使其尽快适应团组织工作角色。

      三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实现了多种用工形式下团组织的全部覆盖。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用“回头看”的方式总结在组建过程中的经验,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组建质量、规范组建程序,对试点未尽事宜进行完善,并将“民主、公平、公正”始终贯穿在整个组建过程中,重点在选举透明度、公开性上下功夫,并将试点单位的经验及时传达下去,以便在组建工作全面推广期间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