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基层团员青年高度关注报告,分别从电视直播、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途径了解,并在基层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对2011年的回顾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客观中肯,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各项任务的确定切合实际、重点突出,是一个求真务实、令人振奋的报告。综合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特点。
第一,这是一个提振群众信心的好报告。报告深刻剖析了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又对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做了明确的阐述,这给大家都吃了一个定心丸,我们只要按照报告的精神去做,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这种好势头。
第二,这是一个体现以人为本的好报告。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要解决民生问题,不管是总结还是部署今年工作,报告都大大加重了民生的分量,不仅直面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和体育、居民收入和消费、社会管理本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并对民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卫生、住房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出多剂良方,这就回应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字里行间透露出温总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务实作风。
第三,这是一个充满改革创新精神的好报告。改革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抉择,报告强调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领域推进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报告还特别讲到要理顺六个关系,这不仅仅是着眼于当年工作的部署,更是一种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对今后比较长一段时间的谋划和部署,同时这也反应了政府坚定推进改革的决心。
第四,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好报告。突出反映在今年GDP和CPI预增指标的安排和设计上。报告确定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基层认为,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适度放缓,7.5%的增幅更贴近实际。而且这一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目标衔接,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基层认为,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但在通胀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之下,实现起来仍有相当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