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学雷锋”系列活动在平湖师范附小揭开序幕。“雷锋同志逝世50年,我们学校学习雷锋精神的这条路走了整整49年。”平湖师范附小校长陆忠民告诉记者,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早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学校,该校的师生对雷锋有着特殊的感情。
一个以“雷锋”命名的中队
许明清、张思德、邱少云、雷锋……在平师附小的各个班级里,能看到不同的英雄的名字。陆忠民说,学校里每个中队都以英雄的姓名命名,而“雷锋中队”是最早的一个。
据介绍,1963年,毛主席题词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时任校长的顾德桢当即倡导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学雷锋、学英雄”活动,将“雷锋班级”授予表现好的集体。“那时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陆忠民说,如同学自发组织接送肢体残疾的李军同学,时间长达6年;各种红领巾小组纷纷建立,如饲养组、废品收集小组等。1983年,平师附小正式命名“雷锋中队”,每年固定在一个表现优异的班级里。
学校的老校友、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空军少将沈国权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时,正赶上全国学雷锋的热潮。母校的老师领我们通过讲雷锋故事、学雷锋日记等多种形式,开展学雷锋活动。“这给我报效祖国的思想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位倾注学雷锋教育49年的辅导员
在系列活动开幕式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特别引人注目。“她是我们‘雷锋中队’的第一任辅导员唐晓凤老师,今年已经71岁了,依然是我们学校‘雷锋中队’的课外辅导员。”陆忠民说,唐老师经历了学校学雷锋活动的各个时期,也是学校里唯一一位倾注学雷锋教育长达49年的老师。
提起成为“雷锋中队”的辅导员,唐老师十分自豪,她说这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荣誉。唐老师说,她1962年到平师附小工作,次年学校就开始了学雷锋、学英雄教育活动。在20多年的活动中,她始终积极参与,1983年“雷锋中队”成立时,她率先报名并顺利成为首任辅导员。“我们努力做着身边的每一件好事、小事,还与雷锋同志的部队取得了联系,并受邀到部队参观学习。”学习期间拍的珍贵照片,唐老师至今还保留着。“如今,我人虽然退休了,但是学雷锋的心永远不会退下来。”
一支常态化的学雷锋义工队伍
在三(3)班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讲述身边“雷锋式的同学”,好人好事被记录下来,然后被张贴到墙上让大家学习。而在其他班级里,类似的活动也在举行着。
记者在一张计划表上看到,该校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寻找最美丽的心灵”故事撰写、争当“校园小雷锋”、争做“社区小雷锋”等近10项活动,历时一个月,每项活动几乎都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这次我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成立一支学雷锋义工队伍。”陆忠民告诉记者,成立这支队伍的目的是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时段。陆忠民说,这支队伍的成员包括学生、老师和家长,“走出学校范围的义工,将成为我们学雷锋路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