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湖盛产银鱼、黄蚬,还和南湖一样盛产无角菱。朱彝尊有诗:“怀家亭馆相家湖,雪艇风阑近已芜。犹有白蘋香十里,生来黄蚬蛤蜊粗。”谭吉璁有诗:“阿侬爱泊相湖浔,相湖银鱼二寸针。吴盐蜀姜为郎煮,不怕回船到夜深。”都是相湖物产丰富的佐证。丰饶的物产让周边的农家感恩,而文人雅士的聚会又让相湖留下了诸多诗篇。
相湖在明朝的时候迎来了自己的“转型升级”。诗人怀悦把相湖当成了自家最华丽的客厅。清朝光绪《嘉兴府志》记载:“怀家亭馆,在相家湖南,明怀悦所筑。”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介绍说,明代正统至天顺年间,怀悦在相湖畔建柳庄,也称怀家亭馆,柳庄有著名的“相湖八景”:钓鱼所、观莲亭、清风榻、白雪窝、载酒舫、耕云堂、栽桑圃、采菱滩。这些名字,有没有让喜欢《红楼梦》的你觉得有些风格上的眼熟?
这样的柳庄,理所当然成为江南文人墨客的活动中心,“诗酒之会,极一时之盛。”明朝诗人戚元佐留下了“青天不动阁沈水,白鸟双飞湖生云”的诗句。被誉为“景泰十才子”的海宁诗人苏平既是怀悦的好友,也是诗会中的常客,他写下“帘卷夕阳吟对酒,窗临流水坐看鸥”的诗句,记下了当年相湖边的诗情画意逸兴遄飞。怀悦自己则用“青衣开尊倾翠涛,诗成落笔飞霜毫”的诗句抒发满怀的雅兴和自豪。他的朋友姚允言以一句“风流绝胜辋川庄”,称赞怀悦和相湖在气质上的相宜。辋川庄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在终南山的隐居之地。正如自己的名字那样,怀悦心怀喜悦,汲取相湖的灵气,和朋友一起编撰了著名的《诗家一指》。在怀悦之后的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明都御使沈思孝也选择在相湖南畔修建了绣野园,又名绿萝庄。明朝诗人徐发为绿萝庄赋过诗:“相湖南出绿萝庄,古树奇峰护草堂,一去七年神电杳,几回清梦度潇湖。”
在怀家园林荒废了300多年之后,当年怀家的“相湖八景”开始重新修复:载春舫“停泊”在湖面上,像一艘从远方行驶过来的船舶,具有水上餐厅、茶室和观光功能;栽桑圃将遍植桑树,在桑果成熟季节,游客可以享受桑果采摘和桑酒酿造的乐趣;钓鱼所是在水面建造廊道和木制渔楼、木制栈道作为垂钓平台;白雪窝是利用湿地广种芦苇,并设计一处石滩,名为“地老天荒”……
转自《南湖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