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丰富广大农村(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深入推进全县微公益计划,县文明办和团县委在2012年暑假期间联合开展春泥快乐假日公益实践暨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社区)活动,汇聚杭州师范大学暑期实践青年志愿者微公益力量,共同搭建起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
一、深入调研认真谋划,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本次活动参与对象为全县未成年人,主要是针对新居民子女和留守儿童。活动共设“欢乐课堂”(包括快乐学英语、国学吟诵、生物科技DIY、趣味手工DIY)、“生活百科”(包括“环保微力量”宣讲、文明礼仪培训、走进化学、健康行为教育、主题墙绘)、“阳光自护”(保健急救技能培训、未成年人自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等三个篇章共十三个项目。青年志愿者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按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采取宣讲、体验、实践、展览、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集思广益、寓教于乐。
二、各村(社区)精心组织,活动区域覆盖全县。2012年是我县“春泥计划”巩固成果、提升质量的关键之年,也是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社区)和全县微公益计划的启动之年,各镇(街道)结合村(社区)实际自选项目,13支实践队伍改变以往定点支教的模式,分时分批到海盐各村(社区)开展活动,活动累计开展53天,参与未成年人数1600余人。
三、校地领导高度重视,活动促进校地共建。今年,根据团省委从高校选派团干部到基层团委挂职工作的安排,杭州师范大学青年干部到海盐挂职锻炼,本次活动借助杭师大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为校地共建牵线搭桥。7月6日,县文明办、团县委联合杭师大举办了2012春泥快乐假日公益实践暨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社区)活动、杭州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赴海盐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杭州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志军,海盐县委副书记姚沈良等领导出席仪式,由此开启了杭师大和海盐县合作交流和增加友谊的新一页,对下一步探索和实施校地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各级组织相互联动,活动助推公益事业。为引领公益新风尚,搭建文明社会公益新平台,海盐团县委利用新媒体,创立新形式,找准新途径,积极投身于“微公益”事业。微公益第一季——“微心愿”圆梦行动已经于6月份圆满落幕,全县新居民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共566个心愿均得已实现。本次活动系微公益第二季,即以流动少年宫为载体,以春泥计划为指导,借青年志愿者的公益力量,为全县未成年人送上一个别样的假期,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
五、青年少年互相促进,活动助力成长成才。本次公益平台的搭建,使得大学生们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增才干、做贡献,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丰富了阅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为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成年人则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视野,如通过团辅小游戏认识到了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通过“申奥”游戏了解到学英语可以这么快乐,通过叶脉书签的制作明白了耐心和坚持可以克服一切困难,通过小品表演意识到了文明礼仪可以让事件的结果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