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嘉兴团市委关于推进镇(街道)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工作精神,准确把握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核心任务,11月22日,海宁市召开镇(街道)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推进会。
会上要求,准确把握镇(街道)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要清楚农村青年的流动和分布情况,只有弄清楚青年的分布和流动,才能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要明白镇(街道)实体化“大团委”面向哪些青年群体,按照聚集区域载体分类,按照聚集组织载体分类,还可以按照建筑、交通运输、批发贸易等不同行业组织分类,为团组织的建立提供充分依据。要掌握镇(街道)实体化“大团委”如何建的问题,根据有关要求,平均每1名镇(街道)团委委员都要负责在辖区新建不少于2个直属团组织,平均每个镇(街道)新建不少于20个直属团组织,至少要在县域内实现总体平衡,最大限度完成总体目标,各镇(街道)运用农村青年生产、工作、生活、学习中形成的社会化聚集方式因地制宜研究确定,也可以沿用原组织名称加上“团支部”、“团总支”等组织称谓。新建的直属团组织由镇(街道)团委管理,与村团组织是并列关系。镇(街道)直属团组织建立后,要保证一个月开展一次活动,如文体类、技能培训类、公益服务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开展就业创业类活动等。
海宁团市委书记邬欣在会上指出,要在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团建任务的同时,积极培育有亮点、有形化的实体化团组织,要在建团的同时,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团市委领导葛志宏、高英,各镇(街道)团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