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选择”的文章,明确典型培育对象。选择合适的培育对象,是决定典型培育是否成功、辐射效应是否广泛的基本前提。在县级层面上,团县委选取全县产值超十亿的地方龙头企业团组织作为县级层面重点培育的非公企业团建典型。因为这类企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企业主、企业管理层有着支持企业共青团工作发展的自发的原始动力,企业团组织活力建设便具备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在镇(街道)层面,在团县委的指导下,各镇(街道)团委分别选取1-2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的团组织作为镇(街道)层面重点培育的非公企业团建典型,且主要以高新技术企业或青企协会员企业为主。因为这类企业在外部推动下,也能够较为顺利地推进企业团组织活力建设。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企业中、高级青年技术人才较多,加强企业团组织活力建设,正是为企业留住青年人才、促进企业创新创效的有效工作载体。
二、做好“指导”的文章,全力支持典型成长。加强团组织活力建设工作指导,是有效培育非公企业团建典型的主要抓手。团县委以“三进三服务”大走访活动为载体,切实深入到非公企业团建培育典型企业团组织中去,通过定期走访和不定期电话访谈相结合,切实加强企业团组织活力建设工作指导。对县级层面重点培育的各非公企业团建典型,团县委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对镇(街道)层面重点培育的各非公企业团建典型,团县委每年至少走访一次。在指导过程中,团县委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争取企业主、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团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二是对企业团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阵地建设和活动载体建设等进行重点指导,三是将近期全团特别是全县共青团工作的重点、要点向企业团组织做好传达与部署。
三、做好“特色”的文章,培育形成“一企一品”。非公企业团组织活力建设,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挖掘非公企业团建典型的各自特色,培育形成“一企一品”,是推动形成全县非公企业团组织活力建设“百花齐放”局面的必不可少的阶段。团县委和各镇(街道)团委对县、镇(街道)两个层面的重点培育的非公企业团建典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并结合各企业的行业特点、先天优势等,着力加强各非公企业团建典型的品牌项目建设。如在中达集团,我们针对企业管理科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在公司团委活力建设中着力加强全方位的企业青年文化建设;在吉安造纸,我们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公司团委活力建设中着重开展公司层面的各车间、班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评比工作;在青莲食品,我们针对该公司与当地生猪饲养合作社联系紧密的特点,推动企业团委与合作社团支部实现“联建”。
四、做好“辐射”的文章,全面促进整体提升。培育典型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典型的辐射效应,促进全面整体提升。而发挥典型的辐射效应,关键是要发挥典型的宣传示范效应和实践带动效应。一方面,注重对优秀典型的推优和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宣传示范效应。中达集团团委被推荐并被表彰为“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其工作经验被推荐并被编写进团中央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典型案例。通过在中达集团召开全县“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宣传中达集团团委的先进做法。另一方面,建立层级带动机制,充分发挥典型的实践带动效应。以各镇(街道)为单位,建立起1至2家非公企业团建典型企业+5至8家非公企业团建规范企业+若干非公企业团建薄弱企业的三级网络,通过活动带动、工作联动和团干互动等形式,实现以强带弱,促进全县非公企业团组织活力建设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