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宁

海宁团市委开展创业大赛 建立创业园 青年创业梦想登上成就舞台

发布:2013/1/9 9:59:18   点击:1841

      近日,全市青年创业大赛落下帷幕,共有10个项目获得金、银、铜奖,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此次大赛对获奖项目给予奖励的同时,还可提供优惠贷款扶持政策,旨在引导和扶持青年创业。

      从事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开发的姚鹏申,获得此次大赛的金奖。开发这一系统的目标是为小微型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是由电子、网络、控制器、计算机与软件,来实现工业生产的控制、管理决策的一体化,是一个便利性、舒适性和智慧性的系统。”姚鹏申说,根据相关调查,在知识密集型生产中,小微企业仅占1%左右,不少小微型企业依然停留在设备密集型生产阶段。

     “小微企业的特点,是投入成本少,单个自动化设备多,人工参与率相对较高。如何管理员工、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是减少人们日常生产中的手工操作,令管理、生产等各环节之间实现一体化。”姚鹏申说。

     农业方面,获得银奖的“青果梨”品牌创立与推广项目,为市民能够吃到更安全、美味的梨子做出努力。

     “除了‘套袋’避免农药对果实的接触、通过仪器检测不合格产品外,关键在于结合棚架栽培、滴灌技术、机械喷农药等最新技术来保证生产的高效和现代化。”25岁的周震杰在马桥街道利众村租下120亩土地,开辟园艺场,种植青果梨。“通过规模经营、现代化技术及精细化管理,开创新的品牌。”周震杰说,2010年12月,种下第一批梨树,预计今年起可有一部分收成。

      针对青年创业、就业,团市委推出一系列青年创业大赛的同时,通过建立青年创业园、成立青年创业学院等措施带动、指导青年创业。

     “在斜桥镇的‘海宁市青年创业园’,总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1000平方米用于建立海宁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并享受优惠政策,第一年场地租金免费、第二年按市场价30%收取,第三年按市场价50%收取,目前已有8个项目确定首批入住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包括网络销售、文化创意等。”团市委副书记高英说。

      不少大学毕业后的青年在农业领域创业,遇到销售渠道狭窄、农业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对此,在马桥街道民胜果蔬专业合作社、长安镇虹越花卉、丁桥镇鑫滕园艺场3个农业示范点建立了海宁市农村青年科技创业见习基地,为全市农村青年践行现代农业、科学创业就业提供技术交流、经验传授的平台。

      近年来,海宁团市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动全市各镇、街道120多家企业提供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共有近千名青年参加现场招聘会,为青年就业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