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扎实开展水环境保护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参与水源保护区的专项整治行动,清除污染物。大力推进志愿者植树行动,加强与环卫处、农经局等部门合作,广泛进行社会化动员,以镇、街道为单位,建设一批青年示范林。组织志愿者,清理河岸垃圾,以建设生态河道、生态河岸等方式,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植树,进一步改善河道、水体周边生态环境。
二是广泛开展水环境治理宣传活动。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志愿者弘扬绿色文化行动,不断提高市民爱水、护水的理念。以各类环境纪念日、节庆活动为契机,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开设“绿色课堂”,举办爱水护水专题知识讲座,普及、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组织中学生开展水环境治理科技发明小制作比赛,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体验实践活动。把思想教育与治水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全民关注水环境治理,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着力开展水环境治理监督活动。依托水环境巡防队,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水源保护行动,坚持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相结合,配合环保、水务等部门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监测,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发起“水污染全民拍”活动,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控源截污纳管,污水管网建设等行动。假期组织青少年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水环境大调查”活动,收集我市水源状况信息,为职能部门治水提供数据支持。
四是联合开展保护母亲河品牌活动。通过拓展“保护母亲河”品牌活动载体,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增强生态文明理念,以实际行动投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空间、农业种植基地,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义务植树、保护水源、小鱼治水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