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海盐县委按照全省志愿服务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大力开展“爱在春天里”关爱新居民子女微公益活动,通过网络的力量参与微公益,通过才艺的展示点亮微心愿,通过爱心的汇聚释放正能量,引领社会公益新风尚,搭建志愿服务新平台。其主要做法是念好“四字诀”。
一、项目“准”。理念准。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小朴素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举手之劳做公益、力所能及献爱心、聚沙成塔播文明。实施微公益,正是当前形势下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新途径。对象准。选准新居民子女,新居民是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居民和新居民子女服务管理工作也是共青团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关爱新居民子女志愿服务内容不断充实,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全团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时间准。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同时,新学期伊始,新居民子女纷纷来盐返校就学,在开学季开展关爱新居民子女微公益活动可及时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形式“新”。“微才艺”体现人本理念。每一个“微心愿”的提出需要有一个“微才艺”作为支撑,每一个“微才艺”的背后都有一个自信向上的新居民子女,志愿者们将“微才艺”悉数拍照上传到微博,特别是对于表演类的才艺全部录像上传,给予新居民子女肯定的同时感受到他们阳光上进的心。“微心愿”折射优秀品质。希望能拥有属于姐妹俩的一张书桌,希望送给妈妈一个按摩器,希望自己的手工作品能带给大家欢乐等等。新居民子女在心愿的朴素表达中体现的体贴、孝敬、感恩等优秀品质也感染着大家。“微直播”定格感动瞬间。参与集中采集“微才艺”和“微心愿”的志愿者感动于百花齐放的才艺和微小朴素的心愿,纷纷拿出手机“微直播”采集现场。“当看到吴思雨小朋友的心愿卡的时候,我特别感动,她理解爸爸的忙碌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我只是在那些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贡献一点自己小小的力量。”“海盐微盟”的青年志愿者何依云说。
三、机制“活”。上下联动。团海盐县委在“青春海盐”官方微博发起微公益的微活动,联合县委宣传部、新居民局等单位全城动员,并选取新居民子女最为集中的示范性学校集中采集“微才艺”和“微心愿”。各镇(街道)团委同步响应,在各自辖区内开展关爱新居民子女微公益活动,形成全团一盘棋的活动格局。双网互动。团海盐县委与各镇(街道团委)官方微博已拥有粉丝数3000余个,通过网上“微才艺”的展示和“微心愿”的发布,仅5天时间已网下认领“微心愿”122个。在重视“网上+网下”工作方式的同时,不断扩大“网络+网格”的组织动员体系,各级团组织、青年文明号等层级化的组织和志愿服务伙伴、党团组织联席会等非层级化的力量均参与到本次微公益活动中来。开放互联。在开展“爱在春天里”关爱新居民子女微公益活动时,团县委把文明单位、新居民驿站等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推进微公益。“海盐微盟”不仅协助转发微博,还参与现场服务并认领“微心愿”15个,海盐县引进人才联谊会党支部的流动党员们也主动打包认领30个微心愿。
四、品牌“久”。做好项目持续的文章。继去年第一季 “跑向春天里”全民公益长跑和第二季春泥快乐假日公益实践微公益以来,团海盐县委坚持微公益品牌创建,开展第三季“爱在春天里”关爱新居民子女微公益,并将持续深入开展下去。做好人才培养的文章。在微公益活动中,团海盐县委注重发现和培养公益骨干力量,通过微博发帖、组织动员和广场招募等多种形式吸收志愿者300多人并通过社工与志愿者联动工作引导开展项目化志愿服务。做好精神传播的文章。团海盐县委通过制作微公益宣传片、广播剧、公益歌曲等形式,传播“参与微公益,做快乐的自己”的社会化志愿服务理念,带动“海盐微盟”、海盐义工之家等青年公益组织发起“城市温暖包”、“衣加衣”等其它微公益活动,为微公益品牌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