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7月被嘉兴市确定为新居民青年“双网”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平湖团市委、市新居民事务局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加强品牌化、项目化、实体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搭建“微博互动”平台。依托新居民事务所等力量,共排摸和新增新居民青年微博用户400多个,并对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新居民青年切实需要的各类实用政策信息,发布新居民青年就业政策、劳动法规、法律援助、教育信息等“微公告”;通过话题策划、栏目设计,每月发布一期“微板报”,展示新居民青年风采;围绕社会热点和新居民青年普遍关心、关注的社会话题,结合当前我市党政的工作重点,通过微博对新居民青年的思想动态、生活生产、问题反映等内容进行汇集与梳理,发挥“微听筒”作用,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关注新居民青年所需所求,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编辑《新居民舆情信息》5期,处理和反馈了300多条新居民青年信息。
二、搭建“网站栏目”平台。加强与各大型门户网站、论坛的合作,目前已在平湖网、平湖18楼、平湖在线等网站开设了“青春平湖”、“爱心联盟”等专栏,在专栏中发布新居民青年权益维护、孝德公益宣传、成长励志故事等专题。截至目前,通过与平湖18楼、平湖在线等网站合作,在网上发布信息,招募社会志愿者,成功举办了“青春平湖随手拍”、爱心后备箱义卖、抗台助农、微心愿认领等10多次大型活动,发动参与的新居民青年超过5000人次。
三、搭建“空中电波”平台。针对不善于使用新媒体的新居民青年群体,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我在平湖”等广播栏目,设置了新居民青年喜闻乐见的真情祝福、心理咨询等节目,平均每天参与新居民青年50人次。同时,与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联合推出广播进企业活动,截至目前,共成功建立企业广播室60多个。如浙江依爱夫纺织有限公司创立的“依爱夫之声”,根据职工需求,自创了“依爱夫祝你健康”、“依爱夫为你祝福”、“创卫我参与”等特色栏目,深受广大新居民青年职工喜爱。
四、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在全市新居民青年相对集中的城中村、新居民事务所接待大厅、镇村便民服务中心、超市等地方设立新居民服务点和“金平湖·雷锋服务站”16个,腾出空间、提供资料,为新居民青年提供就业政策、劳动法规、法律援助、教育资讯等信息和服务。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市“阳光小屋”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在开发区新居民事务所接待大厅和沈家弄村设置信息导航触摸屏,实时发布就业创业、教育维权等信息。在容纳5000多名新居民青年职工的嘉业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职工公寓开辟专门的综合服务点,制定全面的服务制度,联合卫生、计生、图书馆、移动、电信等部门定期进嘉业开展服务,已举办3次公益演出,为新居民青年提供专业服务,丰富新居民青年娱乐生活。
五、搭建“作用发挥”平台。针对在平安徽籍新居民特别多的情况,建立了安徽省孤堆回族乡驻平湖新仓镇流动团支部、安徽省安庆市驻嘉兴团工委等驻外团组织。为创新和丰富团工作载体,加强凝聚青年实效,开通了“e线牵两地”新居民青年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与家乡亲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工作互动的机会,每年定期发动爱心企业、人士捐款捐物,开展送温暖活动。联合“爱心包包”开展评选优秀新居民青年职工活动,由评选出的新居民青年职工联系自己的家乡或者指定其他贫困地区和对象开展“爱心温暖包”的捐赠活动,提升新居民青年的创先争优意识和反馈家乡、回报社会的荣誉感,截至目前共捐出“爱心包包”1000多个。
六、搭建“人才联谊”平台。针对微博、QQ、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使用较多、较活跃的新居民青年,成立了由近100人组成的新居民青年人才联谊会,并将这些青年吸纳进“菁英沙龙”,定期开展热点讨论、专题授课、培训互动等活动,为新居民青年提供沟通交流、风采展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