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便农村居民日常消费和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省启动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计划通过3-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2万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海宁作为首批试点县市,针对今年建立15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的目标任务,主动对接,积极发动,有序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落到实处。
一是主动对接,发现、探讨、解决问题。2次主动邀请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委托方浙江聚宝盆股份有限公司来海宁进行对接,商务、团委、财政三个部门针对“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对方进行探讨交流,如农村电子商务在海宁这样商务流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否有市场?运输流通环节谁来承担?经费如何分配?培训内容包括哪些?平台何时能正式投入使用等等,并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以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更符合农村居民消费习惯。
二是广开言路,听取、协商、采纳意见。针对海宁“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实施方案,提前邀请镇街道分管领导、团委书记、海宁邮政、创业青年、皮革城网商、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海港超市等各方代表20多人开展座谈交流,听取相关意见。如是否可以依托村邮站开设话费充值、水电费缴纳等业务?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作为电子商务服务点是否合适?全程指导怎样操作?如何通过有效激励措施来吸引大家参与等,通过听取各方意见,为最终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使方案更具操作性。
三是积极动员,制定、分解、下达任务。积极发动村邮站、农村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个体经营户、专业合作社等个人和单位加盟农村服务点。同时自我加压,按照目标任务上浮1/3的原则,将报名数定位200个,并参考各镇街道所辖村、社区数,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基层,并根据报名情况择优选取服务点,确保服务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