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盐

海盐团县委、县志愿者协会开展“微‘盐’大‘益’”微公益项目征集大赛

发布:2013/11/15 14:42:07   点击:2839

      为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对接平台,挖掘整合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宣传引领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树立海盐志愿品牌形象,推动海盐县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团县委、县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微‘盐’大‘益’”微公益项目征集大赛。

        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县个人和组织共计16个微公益项目,由相关部门专家、资深志愿者组成专家评审团,招募热心社会公益的海盐微博达人组成公益观察团,对各个参赛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公益性评价。最终评选出十大微公益项目。活动将继续按照全县志愿服务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以“益呼百应、微爱传递”汇集社会力量,不断探索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结合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力量参与微公益,扩大微公益影响力,把微公益品牌做实、做久、做大。

      一是扩展服务领域,建立完备的志愿服务项目库体系。

      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采取部门协作、社会征集方式,不断推出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和有行业、领域特点的特色项目,重点推进“七彩小屋”关爱新居民子女、“核”谐一家人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志愿服务项目流程管理,严格落实《海盐县志愿服务需求申报制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领办、交办制度。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征集制度,每年制定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名录,加强对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开发的指导和帮助。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的志愿服务项目动员体系。

      优化现有志愿者服务项目体系,继续做好多样化的项目征集工作。着力加强志愿服务化程度较高的部门、社会需求较多的重点行业的相关项目动员工作。优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志愿者招募工作的社会化、常态化、广泛化,以现场招募和网上招募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鼓励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申报和参与。

      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科学的志愿服务项目对接体系。

      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志愿服务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筛选、对接机制建设工作,将统一性和自主性互补联动,重点建立健全“企业+部门”联动对接项目机制。进一步明确各志愿服务队的工作职责,加强配合协作。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化、品牌化、多样化,发展一批“法人志愿者”,同时举办海盐县志愿服务项目洽谈会。使参与度高、覆盖面广、长期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优先获得实施的机会。

      四是注重宣传引导,建立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特成立海盐县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中心通过“孵化+培育”的方式,为志愿服务队伍和公益组织搭建服务型平台。所有进入中心的志愿服务项目可以接受专业的评估和咨询服务,增加对公益领域的了解,提升项目的专业化程度;之后还可以在资源配置上,如志愿者招募、专业咨询、培训等方面获得专业帮助和综合性服务。

      近年来,海盐县志愿服务项目快速发展,品牌化、社会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后,仍将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项目的参与范围,有效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全县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符合社会需求的品牌化项目体系,努力把海盐建设成为杭州湾北岸的志愿服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