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团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针对十八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的“要明志、要勤学、要自强”的希望和要求,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实际、发展自我、提升能力。通过建立健全选拔、配备、培训和激励等各项机制,大力加强四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强化团干部队伍建设。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海宁市委领导对如何深化“五(吾)带头”行动,推动海宁转型发展新跨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团员青年带头创新、敢于担当的青春力量,制定团干部“五(吾)带头、五提升”细则,开展团干部读书会、真人CS、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故事分享会等各类素质提升活动20场,360名团干部参与活动,提升团干部综合素质。
二是整合志愿者社会力量。以志愿者服务行动为抓手,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引入团购网,在原来网络发布、微博招募的基础上,引入“海宁快乐团”、“海宁网”等团购网作为志愿信息发布平台,并借鉴“团购”模式,将支付货币改为付出志愿服务,将购买商品换成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与关爱通过“团志愿”让志愿服务更加时尚化,整合凝聚社会“草根”志愿服务力量。截止11月中旬,已开展敬老爱老、便民服务、法制宣传、公益爱心等23期“团志愿”活动,392人次提供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2290人次。
三是助力大学生村官成长。充分发挥市、乡镇(街道)两级团委的作用,提升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凝聚力、实践力和创造力。抓住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创业致富的需求,结合青年创业大赛,为想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扶持。开展“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充分发挥示范典型作用,激励农村青年成才发展。通过三年基层团干部轮训计划,实现对228名大学生村官培训全覆盖,选拔37名优秀村官进入村班子队伍。
四是提升少先队辅导员辅导力。坚持将少先队组织建设作为共青团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全面规范少先队辅导员的任职条件、管理配备、基本职能、工作培训、考评奖励等,把好少先队辅导员的“入口关”,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保障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少先队工作的薄弱环节,全面优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推行“轮值片长”活动,全市按片区组织主题队课观摩活动,每次由一所学校担任“轮值片长”,负责活动策划、承办、召集。“轮值片长”推行以来,共开展活动8次,推动了少先队队课的规范化、活跃化,促进了辅导员之间的互观互学、互帮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