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关注“青春需求”,做深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一是通过实施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关注青年创业需求。扎实做好市创业创新项目专项贴息扶助工作,2013年通过各级团组织累计申报创业项目51个,申请贴息贷款达1200多万元,努力缓解广大创业青年资金短缺的现实困难。二是通过调研青年创业项目,动态跟踪青年创业。今年以来,各级团组织对从去年创业大赛中挖掘出的一批青年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帮助其中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优秀项目与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开展“项目-资金”对接。启动“电子商务进万村”项目试点工作开展。三是发挥“青春先锋”作用,鼓励青年党团员投身创业创新,在创业实践中亮明“青春身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开展“海宁市青年创业菁英”评选,评选来自各行业优秀创业代表40名。积极打造农村青年创业平台,联合20多个青年农业创业项目和农村青年建立“80后农业创业联盟”,通过多层级建立青春组织,为其提供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帮助。
二是拓展“青春基地”,做实青年就业创业平台。一是推进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位于斜桥镇的“海宁市青年创业园”、海宁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自集中申报入驻以来,青年创业项目入驻率达到100%,项目涉及网络销售、环境科技、文化创意等多个类别。创业园和孵化基地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投入35万元,同时设立“青年创业项目管理办公室”,依托办公室加强项目推介、政策扶持等软件服务,为各个项目营造了较好的创业环境。二是深化青年就业帮扶工作。今年以来,通过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举办了第二届“五四”青年专场招聘会,组织本地企业参加杭州高校招聘会,累计有200多家企业提供了2364个就业岗位,共有6000余青年参加现场招聘会,1000余人达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三是推进青年见习培训工作。目前,我市共有青年就业见习基地34个,依托见习岗位开展各类青年就业培训8期,240多名青年参加,开展相关技能比武3场。
三是凝聚“青春智慧”,做大青年就业创业舞台。开展青年创业产品展销会,组织青年创业大赛的优胜项目组团参加2013中国海宁长三角科技博览会,范围涵盖工业控制器开发研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高校文化创意团队以及LED照明科技等多个行业,创业青年们纷纷亮出自己的创业创新成果和产品,吸引了不少专家和与会人员的眼球。以“青春助推转型发展”为主题,以青工创新创效行动、“青”字号品牌创建为抓手,鼓励青年在岗位中施展才能,在助力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考核嘉兴市级青年文明号7家,复核18家,并有14家海宁市级青年文明号申报了嘉兴市级青年文明号。开展海宁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考核,新命名4家单位为第四批海宁市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新申报7家单位为第五批海宁市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集体。开展医疗卫生、五金、经编等专业技能比武11场,评选出岗位能手2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