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盐

海盐团县委多措并举推进全县志愿者服务工作

发布:2013/12/25 10:35:59   点击:1403

      海盐县志愿服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志愿者协会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全省志愿服务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自身所能,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深化志愿者行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推动全县广大市民更广泛地投身公益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完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工作,推动成立海盐县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27家县级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是全县志愿服务工作最高领导协调机构。推动成立海盐县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争取各方支持,推动成立海盐县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县志工委的常设办事机构,招募专业的社工人才开展工作,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志愿服务组织的集聚中心、志愿服务项目的支持机构和各类公益人才的培育机构。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把社工的专业性和志愿者的群众性结合起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征集机制,开展一系列关爱新居民子女项目,提升了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性。

      二是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县志愿者协会现有志愿者队伍27个,特色志愿者服务队17支,注册志愿者13000多人,其中关爱行动志愿者团队1216人,项目专员共计20名。目前,全县已形成以县志愿者协会为中心,以直属志愿者者(总)队和村(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特色志愿者服务队为骨干的志愿服务组织框架和网络体系。利用高校青年志愿者力量,开展暑期流动青少年宫进农村(社区)活动。加强与协会外其他公益组织的交流合作,发展志愿服务伙伴11家,“海盐微盟”、海盐义工之家等公益组织发起“城市温暖包”、“衣加衣”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我县首家专门针对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社工机构——桂之韵社工事务所,开展寒暑假青少年公益托管和城乡体验等活动。优化现有志愿者服务队伍体系,继续做好层级化招募工作,着力加强组织程度较高的重点部门、社会需求较多的重点行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优化社会招募,通过现场招募、网上招募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各类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建立骨干志愿者人才库。

      三是促进阵地建设。我县在天宁寺社区建立嘉兴市首个“七彩小屋”志愿服务示范阵地,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物资支持,“七彩小屋”的各项硬件设施正在采购中,将成为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主要阵地。建立“七彩小屋”相关日常管理制度、使用规则、活动宣传、资金使用等情况的规则制度。坚持便民利民原则,积极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因地制宜,按照“有工作场所,有负责人员,有服务项目,有服务队伍,有管理制度,有明显标志”的建设标准,在全县各公共场所建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112个,构建覆盖全县的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格局。建立12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在县老年公寓、广丰民工子弟学校等场所建立10个“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点,建立环卫工人临时休息点85个。在南北湖风景区设立“青年雷锋岗”,提升景区志愿服务水平。

      四是扩宽宣传渠道。规划先行,每年制定职业服务宣传工作计划。加强志愿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在新浪网成立“海盐县志愿者”官方微博,建立“海盐县志愿者”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活动信息,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和理念。重新设计开发集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发布、志愿者登记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对接、志愿者风采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海盐县志愿者”网站,网站即将正式上线。注重依托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快乐志愿”、“随手公益”等先进志愿服务文化,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加强对志愿服务社会功能、志愿者先进性的宣传,努力纠正社会上把志愿者当作“免费劳动力”的错误认识,引导形成尊重志愿者的社会氛围。积极创作、推广微广播剧、公益歌曲、公益小品、公益宣传短片、微电影等志愿服务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