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团区委始终把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作为服务青少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线,以实践体验为手段,不断引导全区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青少年素质提升工程初见规模。
道德实践述责任。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灾难面前,积极动员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手拉手情系灾区小伙伴”、捐赠爱心包裹、为旱灾地区捐一瓶水等活动。每年“春节”、“三五”、“六一”等重要活动和重大节日期间,组织青联委员、团员青年、志愿者开展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孤残儿童、新居民子女结对走访活动,真情帮扶困难群体。开展“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助学活动,10多年来已为辖区贫困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50余万元。
雏鹰争章提素质。积极创新争章方式,将“雏鹰争章”与少先队活动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色文化教育相结合,兼顾新颖、简约、有效的争章方式和奖章的激励催化功能,全面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实践体验教育基地和社区活动场所作用,不断壮大由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指导和支持雏鹰争章活动。目前,全区城市少先队员雏鹰争章率达到96%,农村少先队员雏鹰争章率达到90%。
暑期实践增才干。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教文体局等部门每年开展“禾苗之夏”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爱党爱国、创业创新、文化文明、民主民生、“我的中国梦”等主题内容,组织开展“关爱新二代”公益夏令营、暑期爱心岗位实践等各类社会体验和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更快更好地探索和融入社会生活。多年来,活动已覆盖全区11个镇、街道,103个村、社区,青少年参与率达90%以上。
平安行动促成长。贯彻落实“两法一例”,围绕校园文明、治安防范、交通安全、防灾避险等内容,开展“少年(军)警校”、“平安自护营”、“青少年远离毒品”、“青春红丝带”、“网络文明行”、“平安娃娃”卡通形象征集、“安全自护”项目拓展、“青春自护”讲师团进社区、“平安自护”朗诵比赛、“城乡少先队员手拉手平安出行”等活动,提升青少年平安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低碳活动促发展。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开展“认领一盆绿,留出一桶水,童心绽放花儿心语”绿色低碳行动、“环境小卫士”、“礼让斑马线”、“节水金点子征集”等系列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同时,继续深化“保护母亲河号”和“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创建活动,目前共有省级“保护母亲河号”2家,省级“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