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平湖市委紧紧围绕“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普遍性为原则,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闲散青少年等重点群体中开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减少、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和条件,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团平湖市委把普法工作列为团市委全年工作。为了使各基层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积极强化组织领导,保证了工作取得实效。成立普法工作专门领导机构,召开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形成了以团市委为中心、各基层团组织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宣传,效果明显
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措施,利用多种载体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活动。一方面,充分运用QQ、网站、倡议书、讲座、沙龙等多种宣传手段,发挥共青团阵地宣传作用,大力宣扬《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青少年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团市委利用依托市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讲师团”,举办普法讲座,法律知识讲座,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号召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法治平湖”建设。
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重视坚持教育与娱乐结合,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6.26国际禁毒日”、“10.1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举办以普法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漫画巡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普法教育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不断“整合资源”,与公、检、法、司等执法机关联合实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动,精心设计“青春同心圆”等活动载体,认真组织青少年开展文明劝导,模拟法庭等普法实践体验活动,不断提高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四、依托阵地,完善机制
一是“依托阵地”普法。组织建立基层青少年发展社区、青年中心等团属阵地作用,积极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大力利用阵地来有效开展法治建设活动。二是加强机制建设,管理工作长效运作。根据实际情况,我委依托八个镇街道,组建了由社区干部、民警、青年志愿者、离退休老同志等组成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队,重点做好社区闲散青少年和有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对社区闲散青少年建档立卡、实施工作队跟踪帮教和专人联系、对无法获得正常家庭监护的社区困难青少年开展 “一助一”、“多助一”的帮困服务等措施,真正把这类人群纳入教育、管理和服务范围。
通过努力,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法制教育的规律,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