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盐团县委在全县各级团的组织当中,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将“重点在基层,关键在服务,具体在项目,根本在落实”作为整体工作的总要求,努力探索共青团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找准共青团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构建富有我县特色的青少年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体系。经过近半年的实践,海盐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人才基础不断夯实拓展,监督落实机制不断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为首的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并且始终聚焦社会管理创新的民生服务重点,共青团惠民利民项目进一步做实做精。
一、强化平台支撑。建立志愿服务指导制度,围绕建设成为县志愿服务组织的集聚中心、政府民生事业的服务机构、志愿服务项目的支持机构和各类公益人才的培育机构的功能定位,争取各方支持,成立嘉兴市首个实体性、综合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平台——海盐县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并招募专业的社工人才开展工作。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成立专门针对青少年提供服务的社工机构——桂之韵社工事务所,实现青少年服务工作从传统行政化推动向机构专业化承接延伸。完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召开县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为今后三年志愿服务工作做出科学部署。
二、重阵地依托。建立嘉兴市首个“七彩小屋”关爱新居民子女志愿服务示范阵地,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持。在全县各公共场所建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112个,构建覆盖全县的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格局。加强志愿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开发建设,集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发布、志愿者登记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对接、志愿者风采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海盐县志愿者”网站正式投入使用,在新浪网成立“海盐县志愿者”官方微博,建立“海盐县志愿者”微信公众平台。
三、突出项目推动。建立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征集机制,开展“微盐大益”微公益项目征集大赛,举办十大微公益项目发布会。举办寒暑假青少年公益托管班。开展第三季“爱在春天里”关爱新居民子女微公益活动,使1000多名新居民子女受益。关注农村老人这一城镇化进程中新的弱势群体,开展“美丽乡村行•情暖夕阳红”大型公益摄影活动,20支公益摄影队伍为2100多位农村老人拍摄并赠送生活照片。这两项活动分别得到《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报道宣传。开展“美丽海盐 守护水健康”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营造保护水环境的社会氛围。
四、营造浓厚氛围。《完善县级城市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思考与探索——以海盐县志愿服务为例》作为全省青年工作重点研究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并在《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就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举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志愿服务的提案或建议共4个。举办志愿者文化周,召开“志汇海盐”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举办“志愿达人进课堂”志愿者故事分享会,开展“志愿‘益’起来”志愿者嘉年华活动。注重对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评选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