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盐

微公益汇集社会大爱 正能量助力“五水共治”-团海盐县委召开第四季微公益之海韵江南“一滴水的暴走”

发布:2014/4/3 14:50:29   点击:1239
      团海盐县委按照全省志愿服务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行动,建设美丽海盐,围绕“治水”和“关爱”两大主题,联合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水利局在全县开展第四季微公益之海韵江南“一滴水的暴走”活动。通过开展方阵大暴走、节水献爱心、勋章授勇士、浇水绿树林等方式,唤起人们治理水环境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呼吁广大市民参与到“五水共治”的工作中来。
      该活动旨在传播和践行微公益理念,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广大市民都投入到保护水环境、助力“五水共治”中来:一是通过“暴走”这种新形式身体力行传递爱心公益的精神;二是通过微公益筹集爱心善款,用于购买净水植物和帮助沿河居住的困难家庭的青少年;三是影响和带动全县广大市民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五水共治”,营造护水节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传承品牌内涵,实现长效化运作。“微公益” 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其本质是希望通过活动,树立公益意识,培养公益思维,让参与公益活动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公众付出、公众受益”的效果。团县委坚持微公益品牌的创建和传承,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公益价值,自2012年开展了第一季“跑向春天里”全民公益长跑和第二季春泥快乐假日公益,以及2013年第三季“爱在春天里”关爱新居民子女微公益以来,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凡响热烈,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并在前三季的基础上,秉承微公益的精神和内涵,推陈出新,开展第四季微公益之海韵江南“一滴水的暴走”活动,为微公益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通过四季微活动的成功举办,微公益品牌已建立起以“关爱文化”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长效化运作机制,并将微公益品牌做久、做大、做实
      二是采用时尚形式,增强全民化参与。第四季微公益活动共设有四大环节:方阵大暴走、节水献爱心、勋章授勇士、浇水绿树林。由五个不同的方阵组成,志愿者穿上代表各自方阵的主题文化衫,每人拿着一瓶水按“暴走”路线行走。在“暴走”结束后,每个方阵将所有志愿者瓶里喝剩下的的水汇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公益善款,喝剩的水越多,相应的公益善款也就越多。最后将“暴走”结束剩余的水倒入洒水壶,由部分暴走志愿者给“共青林”的树木进行浇灌。第四季微公益通过时尚、健康、低碳、环保的“暴走”形式,吸引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公益队伍,这种高强度而又简单易行的户外运动方式,以时尚化的方式包装公益活动,增强了大家参与公益“暴走”的积极性,更生动地向大家传达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助力“五水共治”。
      三是发挥显著效果,取得社会化效应。参加此次微公益的志愿者主要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核电系统、学校以及社会的广大志愿者朋友,报名总人数近500 人,年龄分布广泛,社会影响力较大。通过公益“暴走”,共募集爱心善款37800元,主要用于购买净水植物和帮助沿河居住的困难家庭的青少年,使沿河居住的青少年在全县树立保护水环境的榜样。通过此次活动,很多志愿者都表示,可以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募集公益善款,很有成就感。在最后浇水绿树林的环节中,很多志愿者都抢着去浇水,并希望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多地参加这样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团县委还特别设计了“五水共治”的LOGO,并对“五水共治”进行时尚释义,其中,“我怕脏”对应“治污水”,“带我去旅行”对应“排涝水”,“不要让我发飙”对应“防洪水”,“离不开我”对应“保供水”,“请珍惜我”对应“抓节水”。许多志愿者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了“五水共治”的含义,“五水共治”的具体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营造浓郁氛围,达到广泛化宣传。第四季微公益前期通过“海盐县志愿者”微博、微信、网站以及《OU》杂志等其他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其中微博阅读量达到一万多次并被多次转发,广大社会市民朋友踊跃报名参加,同时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加入。活动当天,有不少的市民自发加入方阵队伍,近500人基本全部都坚持走完11公里的路程,并通过各自的微博、微信带动周围的朋友一起来加油,用自己的行动来宣扬公益爱心精神和护水节水的意识。在活动后期,十多家的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其中包括了海盐电视台、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中国经济网等。全民公益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社会大众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微公益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全县、全市乃至其他的地方营造了浓厚的护水节水氛围,传递了公益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