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
海盐团县委健全制度体系“共融”可持续发展
发布:2014/6/26 16:45:29 点击:1438
海盐团县委围绕建设“杭州湾北岸志愿服务高地”的工作目标,把社工的专业性和志愿者的群众性充分结合起来,加强机制创新,突出深度融合,大力探索并不断深化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模式,地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共青团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贡献力愈发凸显。
一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坚持“政府主导、行业管理、民间运作,志愿者参与”的工作思路,建立县民政局、团县委牵头负责,各县委社工委、志工委成员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联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推动各单位建立专门的社工志愿者联动队伍,配备相关人员负责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开展。
二是建立双向考核制度。把社工志愿者联动开展情况作为考核社工和志愿者工作的重要依据,社工考核指标包括绩效考核、培训学习情况以及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等方面,并听取志愿者的意见;志愿者考核指标包括其在协助支持社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参与情况,社工给出的评估意见作为志愿者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培养提升制度。全县各社工服务机构每年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项目辅导等服务,鼓励优秀志愿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从事专业社会工作。2012年以来,各社工机构根据项目需求,为各服务领域的志愿者累计开展1200余人次的社工知识普及培训。
四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以政府财政扶持为主、社会各界捐赠为辅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在每年“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中,安排一定经费专门用于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资助社工志愿者联动开展社会服务项目,支持社工志愿者联动评估、研究、传播、推广工作。县社工办还以每年定额购买县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社工岗位的形式,支持县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