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盐

海盐团县委“五举措”加强闲散青少年管理

发布:2014/6/27 10:37:44   点击:1358
      为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管理工作,大力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海盐团县委采取切实措施,以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为重点,着力抓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逐步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预防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有效促进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了由团县委协调,劳动保障、公检法、教育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是提供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解决闲散青少年的就业问题。团县委积极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闲散青少年的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全方位为闲散青少年寻求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支持青少年自主创业,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是群防群治,加强帮教管理。积极开展调查摸底,掌握闲散青少年情况,并建立闲散青少年档案,定期回访,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在重大节庆活动日期间,组织开展各类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对闲散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关心和照顾。对家庭贫困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经常走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
  四是打击犯罪,加强重点场所监督管理。会同公安、工商等单位加大对网吧、歌舞厅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整治力度,加强监督,强化执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强宣传和监督,对“三厅一吧”等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严把“禁入”关,对于违反相关规定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严加处罚和整治。
  五是开展普法宣传,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社区、村“模拟法庭”、开展心理咨询、播放法制教育影片等形式,重点加强了对闲散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营造了社区良好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