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
海宁市三项举措推动农村志愿服务“落地生根”
发布:2015/2/15 15:59:48 点击:1700
近年来,海宁市志愿者协会注重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助力星级美丽乡村建设,传播志愿者精神,提升志愿服务能力,着重围绕志愿服务覆盖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农村志愿服务“落地生根”。
一是夯实农村志愿服务组织。以“双网互动”工作为抓手,通过“网络+网格”覆盖青年,努力破解农村地区志愿服务有效覆盖面不足的问题,掌握网格内志愿服务需求;通过“网上+网下”影响青年,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创新志愿服务组织动员方式,通过网上虚拟召集—网下实体执行—网上宣传引导;网下设计活动—网上对接需求—网下提供服务,使志愿服务更贴近农村需求,吸引青年参与,形成网格特色志愿服务队伍。
二是培育农村志愿服务骨干。发挥村级组织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作用,依托村文化管理员、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团员、党员志愿者等队伍,挖掘农村志愿服务队伍中的骨干精英,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培训,2014年度共开展农村网格骨干队伍培训2期,231人次参与,此外还开展了“志愿者大讲堂”、“志愿主题分享会”等活动,共吸引450余人次参与。定期召开骨干志愿者座谈会,交流志愿服务组织经验,表彰志愿者工作先进。
三是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把农村基层志愿服务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星级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市层面打造了“青春助力五水共治”、“两富同行•为爱接力”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此外,在基层也涌现出了“绿色大地”爱鸟护鸟、“闸口有我”爱心助学、“好日子”文艺宣传等一大批颇具地方特色的特色志愿服务队。2015年度,市志愿者协会还将开展“公益创投伙伴计划”,给有志投身公益的企业个人和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牵线搭桥,为志愿服务项目的专业化常态化发展提供保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