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宁

海宁团市委保护母亲河行动掀起新一轮热潮

发布:2015/5/14 16:03:36   点击:1887
  为积极响应市“五水共治”行动的号召,海宁团市委积极行动、精心策划,以线上+线下活动,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发动相结合的模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治水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掀起保护母亲河,助力“五水共治”活动的新一轮热潮。

  一、宣战农药瓶,为乡村河道保洁净。结合美丽乡村创建的目标,周王庙镇志愿服务队参与了海宁市首批学雷锋·志愿服务“伙伴计划”。队伍申报的“宣战农药瓶·无毒行动”项目,计划在长春村和双涧村设置247个农药瓶回收桶,以方便农户放置废弃农药瓶,帮助农户养成保护水源的好习惯,从而保护村级河道水源。同时,周王庙镇团委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向当地农户宣传农药瓶回收知识,普及节水、护水的常识。

  二、公益骑行,为护水行动献爱心。团市委联合青年社会组织——自行车协会在百里钱塘开展公益骑行活动,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骑完全程即可得到企业的赞助,所得款项将全部捐入“Young光微笑公益基金”。骑行志愿者将运动转化成爱心这种倡导公益的方式,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而“Young光微笑公益基金”的部分资金,将被投入植树造林和保护母亲河的项目中。此次活动共有约700人报名参与,根据人群、体力和技术水平等差异,骑行志愿者被划分成亲子组、全程组和专业组。团市委将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探索环保公益新路子,助力五水共治行动。

  三、水源地保护,为鹃湖公园发倡议。随着鹃湖公园建设的加快推进,园区业已成为市民散步休闲的最新聚集地,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逐渐显现。鹃湖工程作为我市应急备用水源地,亟待在开发伊始就得到良好的保护。因此,海宁志愿者发出保护水源地的倡议:善待鹃湖,文明需要自觉。在此基础上,市志愿者协会加大了文明游园网络宣传力度,同时还组建了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计划在近期开展每周的鹃湖公园文明劝导工作,向市民推广绿色、文明、护水的理念。

  四、挥锄添新绿,为五水共治造氛围。团市委在第37个植树节前后,开展了以“百团添万绿——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系列植树活动。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上下联动,1500余名志愿者陆续在全市各地植树种绿,共种植各类苗木9000余株,种植面积达110亩。机关志愿者带头参与。在全市各地带头完成了多批苗木的栽种,为闲置的土地和新开辟的区域添上抹抹新绿。社会志愿者主动参与。通过海宁日报、海宁大潮网、“青春潮”微信平台发布信息,接受80余名社会志愿者的报名。外籍志愿者热心参与。来自本地苗木公司的两名外籍志愿者将美国的树苗品种带到海宁,现场分享植树经验,解说植树技巧,成为名副其实的“洋雷锋”。 

  五、新媒体宣传,为公益活动添风尚。利用微博,开展“文明海宁 随手拍”活动,在宣传长安古镇运河、洛塘河美景的同时,对一些破坏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曝光。利用微信,开展“我为治水献一计”活动,对优秀点子进行评奖。志愿者们在朋友圈刷屏“晒晒我的小绿植”,以此为办公室、教室、宿舍、家中阳台增添绿色。利用各种客户端开展宣传工作,实现了“五水共治”信息宣传效应最大化、路径最优化,营造了人人争当治水宣传者、监督者、践行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