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您的位置:首页 > 嘉兴青少年 >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京大双璧

发布:2016/2/23 9:45:11   点击:6644

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两个毕业于京都大学的70后作家,以小说中的废柴气笼络死宅读者。有人认为:关西文学的存在感,自“京大双璧”开始,有了上位的势头。



    若你试过在京都鸭川河畔打开Path,那你一定能在地理位置信息分享记录中get到一个词:“鴨川等間隔の法則。”这是一个在当地颇为有名的景象,大意是每逢盛夏,鸭川河边便聚集起沿岸而坐的情侣,俩俩之间,总是礼貌地隔出长度相当的距离。

    早在1994年,东京大学教授齐藤光和大阪市立大学教授桥爪绅也就在合著的《京都恋爱空间》中宣传了“鸭川等间隔法则”。但真正使它在年轻一代中发扬光大,甚至在中国宅男群体中也博得颇高知名度的幕后推手,则多亏了近年来在日本刮起“宅向文学”风潮的两个作家: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

    2003年,森见登美彦完成了出道之作《太阳之塔》。在书中,京都大学的单身宅男们与“鸭川等间隔法则”展开残酷的对抗,自有一套战术:“我们好几次都插入那些看起来很幸福的男女之间,制造出‘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男男男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的悲哀的不规则排列。”没错,这正是东瀛版的“情侣去死去死团”。

    4年后,在万城目学的《鸭川六景》中,未交过男朋友的女大学生总结了“天下三大不如意”,包括“鸭川等间隔情侣,脚尖的冰冷,男人心。”她们的吐槽狠狠道出了死宅心声:“看到不管夏天、冬天,都傻愣愣地并肩坐在鸭川河岸的情侣,我就觉得烦躁,很想把他们推下暴雨后的急流里。”

    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两个同样毕业于京都大学的70后作家,正是凭着小说中这样一股废柴气,笼络了众多死宅读者,横扫日本出版界销量榜。他们的写作风格颇为相似:均是以地处关西的京都、大阪和奈良为背景,描写怪异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妄想世界,文字间弥漫着浓郁的戏谑奇想——有人把这种风格称为“京大风格”,并赋予了他们“京大双璧”的称号。


森见登美彦的宅男攻略


    什么样的故事能够让宅男找到代入感?森见登美彦提供的秘诀之一是:死宅是没有妹子的,故事主角也绝对是恋爱绝缘体。当然每个死宅的故事中都有一个女神般的学妹隆重登场,但他们从来不出手,所谓的宅男恋爱史,是全靠脑补完成的。

    在《太阳之塔》中,森见登美彦笔下那个“休学中的大五生”男主角说:“我高中时代的一个朋友,后来去京都念了京大以外的大学。他的说法是‘京都的女大学生都被京大生抢走了!’听到他这么说,我一阵愕然。就算我把眼睛睁得跟圆盘一样大然后四处张望——在我身边会跑去掠夺其他大学的女生的英雄好汉,可以说一个也没有。包括我在内,没人有那种心思,大家全都是守身如玉。”

    诸如此类屌丝般的怒吼几乎出现在森见所有的小说中,在以怪人著称的京都大学,这种存在感是理所当然的。有一位京大的中国留学生曾为森见登美彦的《太阳之塔》写了序言,他看到的景象远比小说中悲惨:“离开京大多年,我们研究室的上下多届不论性别,至今仍单身的尚有一半以上。”《太阳之塔》戳中的并非只是京大生,而是整个宅男群体,另一位读者总结“森见风格”时道出了这种心理一致性:宅人万岁、禁欲万岁、打倒恋爱礼赞主义。

    宅男还多少有点中二病,这是森见登美彦提供的另一宅男攻略:让他们尽情妄想去吧。2004年出版的《四叠半神话大系》,主角是京都大学三年级男学生,交际细胞几乎坏死,他待在自己那间只有四叠半(约不到8平方米)的宿舍中,活生生臆想出四个平行空间,最后干脆足不出户地展开一场“八十天环游四叠半宿舍一周”的旅行。

    四叠半暗喻着宅男自我封闭的内心世界,但假设森见只是一味地强调避世主义,那他决不能成为宅男之神,他真正的写作主题是人生选择与自我选择。所以,当主角逃离四叠半世界后,说出了一句宅男的励志格言:“不管我选择哪一条路,都会过着不怎么样的两年……因此,我不会抱紧过去的自己,也不会肯定过去的错误,但好歹愿意不加追究。”

    传统写作中的平行叙事,到了森见这里,完全被演绎成RPG游戏视角。ACG迷阅读《四叠半》的心态,就好比游戏中不断砍掉重练的过程。这种符合二次元爱好者语境的写作方法,让森见的小说颇受动画界青睐:2010年和2013年,《四叠半神话大系》和《有顶天家族》先后被搬上了电视台。和前几部作品不同,《有顶天家族》的男主角不是人类,而是狸猫——这是森见以“伪京都”写作构建“京都奇幻”体系的开始,它读起来更像是一本京都版的《百物语》。

    对了,森见还写过一本情书指南:《恋文的技术》。如果你打算从中修炼一招半式的话,多半会掀桌大骂“坑爹”。正如所有宅男遭遇的那样,这是一部彻底失败的情书模板,唯一传达的情书技能是:不要写情书。


万城目学的宅女攻略


    和森见登美彦一样,万城目学的小说主角也比比皆是屡战屡败的宅男。比森见登美彦更甚,他笔下的妹子大多是恋爱史为零的宅女。2009年,当“历女”成为社会流行词,越来越多年轻女性加入历史爱好者大军时,以日本历史为主轴构想奇妙幻想世界的万城目学,自然成为她们的青睐对象。

    著有《战国日本》的女作家茂吕美耶曾解构万城目学出道之作《鸭川荷尔蒙》中的姓氏隐喻:男主角安倍的姓氏取自日本史上最有名的阴阳师安倍晴朗,另一位主角芦屋的姓氏来源则是日本史上著名的阴阳师芦屋道满。安倍晴朗与芦屋道满在日本史上是死对头,安倍和芦屋在小说中也因为早良京子成为情敌。而早良京子的姓氏,则取自平安时代最有名的怨灵早良亲王。京大青龙会女生楠木文,姓氏取自镰仓时代末期日本著名武将楠木正成;而京大青龙会会长菅原真,原型则是全日本考生无人不知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

    喜欢阴阳师的历女,把《鸭川荷尔蒙》当成转世演义来读;喜欢幕末的,随便能刷到新选组的存在感和坂本龙马的身影;喜欢战国的,可以看到织田信长的穿越和本能寺之变的另一种解读——丰臣秀吉的粉丝就更有福了,在《丰臣公主》中,丰臣家族在现代社会的大阪建立起一方无人知晓的地下王国。

    如果说森见登美彦是以游戏感来搭建小说架构,万城目学做得就更加彻底:他直接制定游戏规则。最典型的“鸭川系列”中,他为京都大学生社团创造出了一种竞技仪式:鸭川荷尔蒙。秘密社团的成员,能随心所欲地召唤出潜藏在京都各处的“小鬼”,从而进行作战。开发新游戏,是万城目学新释京都史的手段之一,他在一开始就煞有介事地告知读者:“荷尔蒙”在大正、明治、江户、安土桃山、室町、镰仓、平安时代,都是知者知之,传者传之,只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在某处消失罢了。

    万城目学的写作方式,大概可以归结为“神话新编”类,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如作家汤祯兆所说:“刻意把荒诞不羁的虚构神话传说,与眼前此时此刻的年轻人互通声息,令古今得以轻省地涵接起来。一方面提供了当前现实世界与年轻人可投射穿越古今的阅读飞翔快意,而同时亦可以令大众娱乐流行小说的‘深度’有所提升,这是很重要的必杀技。”


京大的,东大的


    在日本,向来有“数理京大、文史东大”之定论。作为日本大学最高点的象征,京大和东大处于同一阵营,但在文化贡献上,东大长时间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这一点从诺贝尔文学奖名单上仅有的两个日本作家就能看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皆是出身自东大。

    相比之下,从京大走出来的作家,就只有小松左京和绫辻行人分别代表的科幻文学和推理文学偶有建树。2007年,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同时入围第137届直木奖,评委称:作为日本著名古都的京都,从来没有在直木奖中如此重要过,所谓京都文学,也许可以依靠年轻一代作家的新式写作得以振兴。此后,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在文坛刮起一股“京都奇幻”风潮,有人认为:关西文学的存在感,自“京大双璧”开始,有了上位的势头。

    有趣的是,日本现当代文学中,那些关于京都最著名的作品,也大多出自东大作家之笔。最有代表性的是:谷崎润一郎的《细雪》、川端康成的《古都》和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是晚来者,但他们拥有和几十年前的东京人完全不同的视角。日本文艺评论家大森望总结:“对美国人来说,英国能拥有霍格沃兹那样的魔法学校,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东京人来说,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笔下的京都和奈良,也是同样的感觉。”

    如今已在东京生活了10年的万城目学从未写过东京,因为“和这个城市的气场不太合。”森见登美彦其实是奈良人,但他所有的小说都以京大所在的左京区界隈一带为舞台展开。多亏了这两人,京都给人的印象才变得有所不同:这里不再是守旧之地,新新人类正在古都的传统中制造着新的流行文化,事实也是如此:要知道,京都大学的著名事迹之一,可是学生们每年都会穿着Cosplay的服装参加毕业典礼哟。

    也许在传统文学界看来,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不过就只是流行而已。但对今天的日本来说,征服宅男市场就相当于征服了世界。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日本国内的宅人总数大约为2285万,差不多相当于每5个人里就有1个是死宅,宅文化市场拥有“相当数量的核心用户保有率”。

      源自网络
    那么,森见登美彦和万城目学的成功可以复制吗?万城目学说过这样一句话:“现代的京都,已经没有可书写之处了呢。我写了大约两成,森见写了八成,已经被写尽了。(这个题材)被森见桑烧成了荒原,已经没有了可开发之处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