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切勿轻视敌人,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整党整风,严惩叛徒特务。”
这是半个世纪前,在共和国已经建立,那些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国民党监狱里共产党员们,在他们的生命终结之时,集体留给党组织的最后遗书——“狱中八条意见”。
毫不夸张地说,小说《红岩》曾影响了几代出生于新中国的人。读懂了那些牺牲了的英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留给党组织的这“狱中八条”才是读懂了《红岩》。
其实,腐败问题在建党之初就一直与党相伴。向忠发、顾顺章等叛徒,早在背叛革命之前,就在经济、恋爱、生活作风等一些“小节”上初露端倪。《红岩》中那位著名的叛徒甫志高,在打游击的同志们风餐露宿之时,他可以儿女情长、可以吃卤牛肉。和所有的腐败分子一样,他也很会作“秀”。在江姐面前,他身穿西装自任“棒棒”军而遭到江姐的严厉批评。贪图享受导致贪生怕死,使他成为对革命危害极大的叛徒。因为他的叛变,使得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
战争年代党内的腐败,会直接危害到革命事业及革命者的生命。这是小说《红岩》向我们展示出的带血的现实。而英烈们留给党组织的“狱中八条”,无一不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这种教训,即使是在和平时期的今天,仍有它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时期以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恋爱和生活作风(这里的生活作风不仅指男女两性关系)问题,被视为无伤大雅的“小节”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迷信”(这里的迷信多为惧怕打击报复而产生)领导,也成为一种“潜规则”而得到公众的行为认同。当然,生活作风问题不一定导致腐败,但所有的腐败分子生活作风却一定有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无疑,缺乏监督的权力和领导们不在意的“小节”,使得腐败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时隔半个多世纪,当我们在重庆市档案馆读到这八条狱中同志们意见的时候,依然能够感觉到这些烈士在生生命的尽头,对新生的中国寄托的沉重希望。
至今,这种希望依旧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