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您的位置:首页 > 嘉兴青少年 >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反抗之《萌芽》

发布:2016/8/25 17:17:22   点击:6408
   
    法国作家左拉的代表作《萌芽》描绘的悲壮场景,具体为十九世纪末法国某处煤矿工人的苦难故事,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不停战栗,一时不慎,我们都有可能陷入这样的命运,而今日的我们如果陷入这样的命运,则意味着九十五年来的牺牲与奋斗的失败。九十五年来的牺牲与奋斗如果失败,则将意味人类的失败,意味着我们终于被人性中卑劣的部分打败。
 
    《萌芽》对于今天是一个警示,现在很多喧嚣的声音无孔不入地劝告我们换一条路会有的美好未来,所谓换一条路不过是回头路,历史已经明示了它通往的只能是悲惨的现实。没有经历的人往往缺少辨别力,有过经历的人又不乏健忘,所以应该读读《萌芽》这样不朽的巨著,看看一个阶级的人不再把另一个阶级的人看做同类,能够施加多大残酷恶意;看看另一个阶级的觉醒能够迸发多大的力量。
  
    《萌芽》 写了一个叫马赫的矿工家族的故事,马赫家族中年纪最大的长辈五十多岁,却已是曾祖父级别了,在煤矿矿工村,这样的年纪让他获得了“长命老”的称呼,因为在矿洞里工作了四十多年,种种灾难他竟然都躲过去了,还活着。这个老人家随时在咳嗽,总在吐痰,吐很浓的黑痰,左拉说长命老那是吐他身体里几十年积淀的煤灰,吐也吐不完。
  
    开创自然主义客观写实之风的左拉,他的主张与巴尔扎克有所不同,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许多方面要求作家有选择地提取生活现象素材为自己所用,描写具有本质意义的社会生活,而左拉的自然主义则主张实录生活现象,甚至实录污秽不堪的场景。他把读者拖进了别一个国度的一百多年前煤矿工人被矿主压榨的悲苦生活,感同深受着他们被饥饿折磨的毫无尊严的生活。
 
    沃勒矿井的工人们每天天还没亮便要下到黑暗的地洞里挖煤,矿井的样子就像一头贪婪的巨兽吞噬进人肉又吐出渣来。一代一代人都这样做着苦役,他们从来没有要造反的想法,他们只希望每天有面包哄肚子,每天可以做那最快活的不花一分钱的男女性事就很满足了。苟活在这人世的活生生的煤矿工人,男人女人老老少少的皮肉血骨拼死拼活地俯首认命,可是等待他们的命运最后不是被矿道的坍塌埋葬,不是被地下渗水淹没,便是被瓦斯爆炸炸得粉身碎骨,或者就是被矿井的所有者那些永远看不见的公司董事会成员,那些不知供在何方的资本家尊神敲骨吸髓。矿井这头野蛮巨兽,每天轰隆隆地锉着牙齿,嚣叫着就为把这些矿工一嘴一嘴地嚼成渣,换来资本家的巨额财富。终于,不想等着饿死的矿工们的隐忍到了最后的极限,终于,一股子自燃的地火蹿出地面。
   
    罢工开始了,起先有席卷之态势,但紧接着,不下井便身无分文,活命的面包再也不能从奸商那赊购了,饥饿、病痛在要着工人的命,振臂一呼领着工人罢工的代表能力有限还意见不一,最坚决的领导者耽于幻想却毫无任何斗争经验。劳资双方紧咬牙关对峙着。工人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不团结和谣言四起,人在前胸贴后背的饥饿境况下随时可能被一块面包一个土豆诱惑,斗志瓦解。有人饿死了,愤怒的矿工拿起了棍棒拾起了砖头,他们凭此对付宪兵的枪杆子,罢工不失败才怪。
   
    矿工马赫一家,一百多年来一直顽强地生活在矿上,尽管那矿带的发现者是他们先辈的名字命名,但这个并没给他们带来任何的生存保证。马赫家的孩子十一二岁开始有点力气就得下洞子干活。马赫四十岁了,是矿主都认可的最好最听话最能干的工人。这个最任劳任怨闷声干活的汉子,为了家人不再饿肚子,活下去,他冲在了罢工队伍的最前面,他撕开衣服拿自己的胸膛顶向护矿宪兵的枪口,枪弹击毙了他,小女儿饿死了,大女儿被矿洞埋了,大儿子为救出妹妹遇瓦斯爆炸头都炸飞了。
    
    特别要提及的是小说里的头号男主角、在外省丢了工作流浪到矿山当上煤矿工人的艾蒂安,是他的阶级觉悟成为一根火柴划亮了矿工村饥寒交迫的工人们的心,令他们揭竿而起,他带着几个工人代表去跟资方要求增加无理克扣的工资,求公正,要面包。但艾蒂安本人有太多的先天不足,空有激情却没任何经验,他尽管勇猛却力有不逮,无法判断左右罢工势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