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些人对义和团的评价极差,把义和团当成迷信及暴力的象征,更成为骂人用语,不由地想起了童年看过的一部连环画。
85年出版由《神力王》改编的连环画《雌雄剑恩仇记》,由多位国画大师绘制。描述辛亥革命前后,我国武林中以王斌为代表的爱国武术家、以桑戈、桑浩高之流的武林败类,和以杨霞为代表的彷徨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人物所走的不同道路与命运。少年时期的王斌,在其父王铨宝(义和团员)被“八国联军”杀害后,跟随爱国义士杨之光苦学武功,立志报国并为父母报仇的故事。杨之光和女儿杨霞都喜爱王斌,将“传子不传婿”的杨家“绝招”教授给王斌。败类桑戈向杨之光寻仇,乘杨之光不备,从背后偷袭,未能得逞,反被打倒在地。桑戈丧心病生暗器伤人,杨之光惨遭毒手。接着,桑戈利用其侄桑洁高,挑拨杨霞与王斌的关系,使二人反目,逼走了王斌。然后桑洁高串通桑戈,使尽阴谋,企图霸占杨霞。万国竞武场自开擂之日起,洋人靠串戏作假,暗器伤人,保持了两天优势;第三天,神力王被上海武术界营救出狱,赶赴武场,洋人又使出惯用伎俩,致使太极门拳师傅效庭和少林门拳师张富德当场毙命。神力王怒不可遏,力举千斤石狮,与五国力士叫阵,神力王以绝伦武艺,分别战胜了五国力士,连夺五枚金牌,为民族雪耻,为祖国争光。最后,神力王和杨霞分别用曾给他们带来无数辛酸和艰险的雌雄八卦剑亲手杀死了民族败类桑家叔侄,报了杀父之仇,为民除了祸害。
保家卫国,匹夫有责,何错之有,缘何屡遭抨击??神州蒙难,国民积弱,自知力所不逮,仍挺身而出,“我以我血荐轩辕”,实无愧于英雄之称。
义和团正可说明底层民众热血未冷,中华民族不可轻侮,即便失败,是誓将乾坤大势挽回的最早的壮烈牺牲,为中华大厦能岿然屹立深筑基石。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义和团在他们笔下成了野蛮的群氓。那么作为当年失败者的后裔---我们难道要盲从或沉默,或者还是应该如当年先辈一般“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关于义和团,毛主席说的一针见血:“究竟是中国人民组织义和团跑到欧美、日本各帝国主义国家去造反,去‘杀人放火’呢,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跑到中国这块地方来侵略中国,压迫剥削中国人民,因而激起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贪官污吏?”
欧弗莱区在《列强对华财政控制》一文中论证义和团运动时说:“关于它兴起的原因,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布告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由这段布告看来,义和团的兴起虽然最初发生于幻想,但很明显的还是民族精神的觉醒。” 美国驻华特使柔克义致海约翰信中说:“赫德爵士认为,义和团起义是中国摆脱外国人的束缚,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将军感慨万端:“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我党认为,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以及民国的反廿一条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三大群众性民族主义运动,其中五四运动主要为反帝国主义政治主权侵略,而义和团运动和五卅运动则是反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侵略的运动,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深远。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