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宁

“文明海宁,温暖同行”——海宁志愿者春节“不打烊”

发布:2017/2/13 16:16:34   点击:6371

     海宁市立足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始终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注重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不断做优做精志愿服品牌,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实践、弘扬时代新风、涵养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2017年春节元宵期间,海宁志愿者始终活跃,主题与常规活动结合,常态活动和即时活动穿插,培训跟激励并重,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一、主题与常规结合,让志愿服务遍地生根开花

     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导,围绕“邻里守望”主题,让志愿服务深深扎根到民生需求中去,开展系列助春运、献亲情、送文体、美环境、促和谐内容的服务。连续四年开展“爱心返乡月”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今年共计112名志愿者加入。1月13日春运开始后,55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火车站开展助力春运的“温暖回家路”行动,为不熟悉电脑操作的旅客进行网上订票,帮助有需要的旅客搬运行李、照顾孩子,在人流量大的时候开展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57名大学生志愿者在人民医院开展“就医帮帮团”活动,帮助就诊病人使用银医通自助设备,缩短就医时间;接受“阳光救护”培训,提升应急自救互救的能力。人民医院大厅新开辟钢琴音乐角,少年宫演奏志愿者,通过展示自己、服务病患,用优美的琴声传递坚强的力量。其中10名大学生作为礼仪志愿者服务三级干部大会和“两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认真的服务态度来完成交办的任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所独有的魅力,13社区开展“浓浓腊八粥、暖暖社区情”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邀请志愿者共熬、共品腊八粥,共话邻里情,借粥传递诚挚的祝福,其中百合社区和梨园社区的志愿者将装罐的腊八粥送给73名社区保洁工人;元宵节,为重温传统节日,27个社区纷纷行动,志愿者们邀请孤寡、困难、空巢老人和党员,共度温馨元宵佳节,为他们送上节日的温暖。春节期间,依托市民喜闻乐见的微信承诺形式,开展“双禁”志愿服务, 522535名网络志愿者承诺在除夕到年初三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改为网上烟花秀,从而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二、常态和即时穿插,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常态

     着眼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中心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运作,海宁市推出的市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团队、企事业单位携手合作的“伙伴计划”模式,充分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推动了我市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发展。“垃圾分类美丽酵主”项目,巾帼志愿服务队围绕“垃圾分类”主题牵头成立的70余支巾帼志愿服务小分队,活跃在各个社区,开展“内容宣传”和“分类实践”的长期服务,告诉身边人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众多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见证垃圾分类的推广,高标准助力美丽海宁建设。“志愿潮城便民集市”项目,以“热点资讯、便民服务、医疗义诊、爱心义卖、文化传承”为重点,每月一次不间断在人流量大的银泰广场服务市民,1月底推出便民集市之“海宁年味专场”,30名公益小天使以传承剪纸文化,20名书法志愿者送春联和福字,活跃在便民集市里。“爱心一道走 文明伞循环”项目于2017年元旦前夕,选取市区主要道路的6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爱心伞循环站,党员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组队投放雨伞600把,为广大市民提供应急雨伞,每月的第一周周末,有志愿者巡查回收破损雨伞并定点维修,志愿者用爱心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志愿者自我价值的体现在项目开展中不断升华,“伙伴计划”激发了志愿服务的核心动力,散发的正能量不断为城市文明的列车提速。

     三、培训跟激励并重,让志愿服务形成长效机制

     城市在变,然而群众参与主体未变,文明城市创建,市民始终唱主角,当众多荣誉接踵而至时,要考虑的是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义,重实效和丰内涵从而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准。大力推广“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的同时重视挖掘骨干和培训,通过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春节前夕,开展骨干志愿者培训和分享2次,对17名精英骨干进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培训,收集骨干志愿者的工作建议和经验感想14条。通过服务记录时间“小时制”评定一星到五星的星级志愿者,出台《海宁市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根据时长订制礼遇产品,明确对星级志愿的激励回馈措施。计划连续开展三轮短期志愿服激励回馈宣传推广活动,对星级志愿者进行激励回馈。这次系统性出台海宁志愿者礼遇办法,就是以制度化为保障,从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志愿者嘉许,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观念,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红红火火过大年,志愿服务“不打烊”,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指引下,截止2017年2月上旬,“志愿潮城”个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2.5万,各类志愿者团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长壮大,全市近千个团队平均每天开展活动9个,在社区、在车站、在街头、在医院、在海宁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服务奉献的身影,志愿者在成为靓丽风景的同时,志愿服务也成为市民的生活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