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海宁

海宁团市委全力打造“项目事业部”助推共青团改革

发布:2017/10/11 16:34:33   点击:6233

     为顺应共青团发展要求,满足广大青年需求,海宁团市委于2015年建立了“海宁市青年中心”,以项目为抓手服务广大青年。2016年以来,又进一步按照共青团改革要求,探索尝试,更新完善,将青年中心全力打造为“项目事业部”,助推共青团改革见成效、得人心。

     一、先行一步,建立项目事业部扩充力量

     1、选好阵地,方便青年。青年中心落地于海宁市人才公寓8号楼三楼,北距行政中心1.5公里,东临海宁最大综合体银泰城,服务范围覆盖市区主要青年组织,日常出行、活动开展十分便利与快捷;日常运营依托人才公寓房租减免政策优惠,充分利用870平方米建筑空间,投入80余万元,设立阳光小屋、创智乐园、厨艺空间、社团联盟、青春部落、社工之家、安可青年咖啡(由创业青年投资)等内容形式丰富的主题功能区域,有效匹配全市青年服务主阵地功能与要求。

     2、配好社工,服务青年。为与当今青年服务要求相匹配,青年中心不断提高团队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现配有在职社工5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人、中级社工师一人,助理社工师两人。通过配备专业人才队伍,构筑起了以专业拓展师负责团队活动策划及组织、专职红娘团队、12人(含兼职)心灵园艺师组成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以及有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作为青年中心日常活动服务的强有力后盾。        

    3、定好功能,吸引青年。青年中心围绕加强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基本职能,探索建立并努力形成新形势下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努力拓展和延伸服务青年的手段和方式,面向全市青年、团组织及青年社会组织等青年群体,开好“服务菜单”。主要提供各类服务信息、举办单身交友联谊、青年公益行动、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推进青年创业创新、推动青年交流互助、组织青年志愿活动、扶助青年社团建设等形式丰富的主题服务。

     二、供需对接,用好项目事业部积累口碑

     以“青年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为指导,青年中心着力在项目设置、运作、评估“全流程”上下功夫,不断积累好口碑,赢得青年赞誉。

     1、以需求为根本,精确设置项目。针对不同需求的青年群体,分层分类,精细化制订服务项目。针对单身青年的婚恋问题,以帮助拓宽青年沟通交流渠道、提升青年人际沟通能力为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友联谊项目;针对青少年情绪问题和心境障碍,从缓解青少年压力、帮助青少年增强情绪管理为出发点,开展12355心灵花园项目;针对青年创业的实际困难,开展创业扶持、群体联动等帮扶项目;主动联系对接全市青年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开展素质拓展项目,着力打造海宁青年素质提升桥头堡。

     2、以过程为重点,精细运作项目。突出重点、抓实过程、明确目的,不断优化重点项目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并打造出了属于青年中心自身的品牌项目。其中:“青春有约•优雅邂逅”交友联谊项目,由专职红娘团队负责,设立红娘服务点,借助情人节、七夕等节日,组织多种形式的常态化单身青年联谊活动,同时提供咨询建议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大中型主题交友联谊活动20余场次,服务单身青年900余人;“12355”心灵花园项目,以12355心理咨询热线为媒介,依靠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倾听青少年心声,维护青少年权益,陪伴青少年成长”,截至目前已接听热线132个,共为全市青少年及家庭开展心理宣传、减压讲座、中小学生抗逆力等公益服务154余次;青年素质提升项目,通过室内外素质拓展、团队熔炼、烘焙手工等活动形式,锻炼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330余场,服务青少年8000余人次;青年创业项目,通过发布就业见习岗位、提供政策信息、开办创业讲座等形式为青年创业群提供建议和帮助,同时着力构建“海宁青年创业圈”,发动创业青年参与。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创业主体活动18期,参与青年800余人次。

     3、以成效为依据,精确评估项目。两年多来,青年中心成效日益显现,口碑不断积累,形成了“12355”心灵花园、“Young光微笑公益基金”、“阅享·书呆子”青年书友圈、红娘服务点、阳光社会工作室等等多元化的主题服务阵地;编制菜单式活动内容超过20项,累计开展项目活动超过500场次,近万人次参与其中;积极承接志愿服总站职能,有效提供全市志愿者后勤保障。“青春有约•优雅邂逅”交友联谊和“12355”心灵花园等专项服务活动更是多次受到海宁媒体的宣传报道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嘉奖,被嘉兴团市委评为优秀项目。

     三、凝心聚力,依托项目事业部当好枢纽

     在用好自身资源的同时,青年中心扩大辐射,凝心聚力,争取更多的资源为青年所用,让项目更有品质。

     1、凝聚青年社会组织。成立青年社会组织联盟,孵化、培育、发展、凝聚青年社会组织,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办公场地,并在活动策划、会员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目前已经有海宁市青年企业家协会、自行车协会、80后农业创业联盟等18家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并在生态环保、公益帮扶等活动中大显身手。尤其在志愿服务伙伴计划认领中,社会组织连续三年共认领项目21个,并有效带动广大青年积极参与。

     2、凝聚全城志愿力量。积极承接海宁市志愿服务总站职能,为志愿者培训、交流提供阵地与服务,保障和支撑志愿活动开展,成立以来共承办志愿者沙龙、座谈会30余场,超过2000名志愿者来此受训和提升;探索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12位来自医院、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主动成为12355“心灵园艺师”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在关爱外来务工青年、婚恋交友等项目中,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让项目运作更加高效。

     3、凝聚外围资源平台。整合各类资源,通过“1+X”的模式,将以青年中心为枢纽的服务资源辐射扩大,积极探索多平台联动服务。与市尖山新区、南关厢、梁家墩景区以及青少年农业实践基地等合作,为户外拓展提供优质场地;与4家咖啡吧、2家书屋、2家文化公司等合作,为读书活动提供青年人喜欢的场所;与银泰城、旅行社、户外俱乐部等合作,为婚恋交友提供与众不同的形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