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然而,有些世代轻视女子,并不轻视女子的刚烈忠勇。
各类史书的《列女传》中不少的人物事迹都值得一读。
“未若柳絮因风起”让谢道韫名垂千古。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她举动自如,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乱兵一会儿就追上来,谢道韫亲手杀了几个乱兵,才被俘虏。她的外孙刘涛当时才几岁,孙恩又想杀害他,谢道韫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因谢道韫的大义凛然而折服,改容相待,竟不杀刘涛。
除了帝王后妃,《三国志》一般不为女子立传,但却有一个唯一的例外,就是庞淯的母亲赵娥。庞淯当过郡太守,后来成为朝廷中散大夫,在魏国算不上位高权重的大官,在母以子贵的时代,一个根本算不上“诰命夫人”的女人,为什么会被《三国志》单独立传呢?当初,庞淯的外祖父赵安被同县人李寿所杀害,庞淯的三个舅舅同时病死,李寿家非常高兴。庞淯的母亲伤心父仇未报,于是乘着带蓬的车子,衣袖中藏着利剑,白天在都亭前刺杀了李寿。然后,赵娥从容地来到县衙,面不改色地说:“父仇已报,请求戮刑。”禄福县长尹嘉宁肯弃官也要放她逃走,赵娥不肯走,尹嘉就强行把她拉到车里送回家。恰逢大赦得以免刑,州郡都赞叹她的高贵品质,在里门刻石表彰她的孝行。
荀崧小女荀灌,“幼有奇节”。父亲为襄城太守,被杜曾所围困,想请平南将军石览救助,但困于送信。当时年仅十三岁的荀灌,率领数千勇士乘夜突围,不惧强敌穷追猛打,激励勇士不仅完成父亲的请援任务,而且又另外写信与南中郎将周访结为兄弟,再赢得三千援军。贼兵闻风而散。
孙权的族女孙氏是虞潭的母亲,“性聪敏,识鉴过人”,年轻守寡抚育遗孤。儿子虞潭当太守时率众讨伐叛军。孙氏先后献出所有资产及组织所有家僮助战。并提议让儿子派遣孙子也出征平叛。
虽环境所限,女子也并不弱于他人,细细读来,千载之下仍有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