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您的位置:首页 > 嘉兴青少年 >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希望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读读的书

发布:2020/5/20 9:45:38   点击:13001

       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济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当时,毛泽东把“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之为“鞍钢宪法”,使之与苏联的“马钢宪法”(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相对立。

      毛主席把干部参加劳动看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干部变质变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一项根本措施。之所以要求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是因为只有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才能真正保证工人群众当家做主,以企业和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和国家的管理权利。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广大基层的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开始对社会上盛行的长官意志,一言堂,不尊重科学,浮夸蛮干等官僚主义行为产生反感,尤其对苏联式“一长制”极为不满,迫切需要一种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取而代之。《鞍钢宪法》的尝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960年由马宾总结的《鞍钢宪法》,经毛主席1960年3月22日批转全国推广。这是把马列毛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工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完全超越了苏联“一长制”的《马钢宪法》,更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管理有了本质的区别。实践证明是企业和社会管理科学领域一次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

       同样的一个国家,按资本主义的规则管理、治理是一种状态,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原则管理、治理则是另一种状况。两种社会不同的管理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利益取向的分野。比较最鲜明的是同样的条件与人员,按毛泽东(思想)主义组成的军队在毛主席统帅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就能在国内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朝鲜战胜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创造出世界都意想不到人间奇迹。

      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规定了应当运用全新的方式方法,管理全社会的基层组织和企业性质的生产单位,体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协调统一,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全面发展前进。《鞍钢宪法》就是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两参一改三结合”,体现的是信任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辩证唯物史观。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制企业资本家拍板决策、专家治厂截然不同。

        坚持政治挂帅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这个总的原则下,处理企业的日常工作走群众路线,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贯彻执行思想领先原则的,先从政治思想方面找原因。体现出毛主席教导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两参一改三结合”是《鞍钢宪法》的内容。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企业的干部职工紧密的联系结合在一起。依据企业生产斗争和工作实践的发展变化,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取消“关卡压”的束缚,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可以肯定,没有《鞍钢宪法》精神的贯彻,怎么能用27年的时间在“一张白纸”上铺下门类齐全的工业布局?

     企业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领导、技术人员和职工行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把《鞍钢宪法》贯彻在日常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把政治原则渗透在生产活动里,生产经营则体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同当时工业学大庆倡导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结合在一起,对全社会全体人民进行最全面合理的标本兼治。各类企业如千军万马,个个保持了良性的优质状态,必然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既攀登科技高峰干出了两弹一星,也月新日异地制造出琳琅满目各类产品,而且质优价廉,目前假冒伪劣横行,与之不可比拟,因而使毛主席时代27年取得的丰功伟绩,超过了历史上的2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