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师范附属小学以学英雄活动推动少先队规范化建设
平湖师范附属小学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把学英雄活动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作出了积极探索,从而提高了少先队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一、确立一个目标--学英雄教育做到“四结合”
学校教育的目标总的来说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英雄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途径。也要围绕着培养目标来进行。
1、学英雄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热爱祖国,为之奋斗终身,这是英雄人物共同的闪光点。英雄人物对于少年儿童的价值,首先也就体现在能给他们以爱国情感的导向,在学英雄活动中,通过观看电影《林则徐》,读民族英雄书,讲150年来反帝斗争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众多的民族英雄的事迹,注意要求学生寻找英雄成长的源泉,思索英雄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2、学英雄与集体主义教育结合。少先队的队礼--“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实际上就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境界。学校一直倡导学生,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为社会做好事,让他们在付出中体验助人的乐趣,以强化他们“心中有他人”的观念。
3、学英雄与艰苦奋斗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我们组织了诸如“与英雄比童年”、“雷锋叔叔怎样用零钱”、“赖宁哥哥怎样过生日”等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英雄的成长离不开艰苦生活的磨炼,勉励同学们像英雄那样艰苦奋斗,长大后像英雄那样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新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4、学英雄与发奋学习教育相结合。在学赖宁的活动中,特别注意发掘他身上那种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可贵品质,要求学生努力学好文化知识,锻炼强健体魄,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好精神、技能和体力的准备。
二、创造一个氛围--使孩子们感到英雄就在自己周围
1、树英雄群像,让孩子们感到自己与英雄生活在一起。每年一次的英雄中队命名活动,安排在中国少先队建队日进行,每个中队各选一位英雄为榜样,要求各中队熟悉英雄生平,开展唱英雄、赞英雄活动,通过写诗歌,出专刊,排文艺节目等,使英雄事迹深入人心;命名前,各中队要通过验收,包括检查队员对英雄事迹了解的程度;命名大会上,各中队唱英雄,朗诵英雄的业绩和名言,当校党支部书记宣布批准命名时,各中队都要进行庄严宣誓;命名活动后,各中队在教室里挂起英雄像,贴起英雄名言。
2、沟通与英雄的联系,让同学们感到英雄可亲可信。应该让小学生知道英雄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以激起他们模仿、学习的欲望。与英雄沟通的方式主要有①请英雄的亲人当校外辅导员,来校作报告;②请英雄生前的同学战友来校讲英雄事迹;③与英雄家乡小学的相应中队结成友谊中队;④与英雄的亲友通信。这些联系缩短了英雄与少儿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们又知道了许多书上看不到的关于英雄真实感人的材料。
3、让英雄形象时时鞭策学生进步。学英雄活动的最终效果,体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英雄活动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主要是在各中队举行“灿烂群星、竞放光彩”的活动, 每一颗小星星都纪录了学生某一方面的成长,使学生们时时感受到英雄的鞭策和激励。
三、开展一系列队活动----结合重大纪念日深化英雄教育
1、在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第41个春天,学校雷锋中队与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了“手拉手”互助结对活动,队员们相互交流学习生活情况,赠送纪念品,双方的辅导员就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也进行了传授与交流。3月23日,学校还承办了“雷锋生平事迹邮票展”。
2、在革命传统教育月中,总队部在传统的扫墓活动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缅怀先烈网上祭英烈”活动,近五百名少先队员来到电脑室,在网上给先烈献花,并纷纷留言,表达对先烈们的哀悼和敬仰之情。
3、在建队日,隆重举行“弘扬附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大队活动,通过展示40年来平湖师范附属小学学英雄活动的光辉历程,让学生们回顾校史,继承英雄教育传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