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您的位置:首页 > 嘉兴共青团 > 团委动态
团委动态

嘉兴市少工委依托社区大力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

发布:2002/8/13 10:23:00   点击:3474
       近年来,嘉兴市少工委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动员社会力量,服务社会进步,在社区少先队工作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试点先行,探索社区少先队工作新思路。
  在探索社区少先队工作的过程中,嘉兴市少工委和学校、社区形成共识,确立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基础上,探索社区建队,扩大少先队组织的社会覆盖面。1999年,嘉兴市少工委确定秀城区新嘉街道西马桥社区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示范点”,并在全市推广西马桥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先进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以社区为依托,整合有效社会资源,推动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不断深化的新方法、新途经。各街道先后成立了社区少先队组织,相应选择了条件成熟、基础扎实、工作成效较好的社区(村居)为试点,积极推进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广泛开展。各级少先队组织在当地街道、居委、物业公司的支持下,按就近就便少先队员自主自愿的原则,根据社区实际和工作中心,先后成立了“红领巾护绿小队”、“红领巾交警队”、“红领巾文明小队”、“环境保护小队”等。其中,清河小学、实验小学等的“雏鹰假日小队”获得全国、省级“优秀雏鹰假日小队”称号。在社区建队过程中,嘉兴市少工委注重动员家长和社会力量,争取他们的支持,在一些社区还成立了由家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组成的社区志愿者辅导员队伍,使社区少先队员工作常规化、社会化。此外还充分发挥共青团资源优势,把青年文明社区、青年文明号集体、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所在单位作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主要支持力量和试点单位,加强了社区少先队的阵地建设。
  二、活动引路,拓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新空间。
  一是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嘉兴市实验小学于1999年在全市率先成功举办了“红领巾警校”,组织红领巾警校的“小交警”在节假日走出校门,上岗执勤、维护交通秩序,使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这种交警队活动形式已逐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社区实践活动的一面旗帜。二是开展少先队社区“雏鹰争章”活动。围绕社区绿化,创卫、安全等中心工作,少先队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把社区活动和少先队“雏鹰争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雏鹰争章”活动中,已有5名少先队员获得“省四级雏鹰奖章”。三是开展体验教育。嘉兴市少工委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开展“新世纪我能行”夏令营、“当一天家”、“当一天小交警”、“环保卫士”等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体验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增强在社会上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整合资源,推进社区少先队工作新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嘉兴市少工委紧紧依托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络,以社区为基地阵地,充分调动青少年教育工作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参与到少先队工作中来,共同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如“警民共建文明学校”、红领巾警校、少年军校就是少先队工作人力资源社会化的例证。二是财力资源的整合。嘉兴市少工委通过与社会各界联合举办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社会财力,如与肯德基公司联合举办“快乐成长营”活动,与万基洋参嘉兴分公司联合举办“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节”,与嘉兴市金都房地产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永远跟党走”少先队员书画大赛,与上海《少年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新世纪号”帆船创意大赛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此外,还通过开展助学结对工程,发动社会各界关心扶持特困学生,近两年,共筹集了大量资助款,帮助1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三是工作阵地的整合。少先队组织不仅善于“借台”,也善于“搭台”,采取与其他组织合建、合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少年儿童活动阵地,同时将一些活动阵地推向社会,使其发挥综合效益,壮大实力,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少先队工作的良好环境,变少先队组织的“独唱”为全社会的“大合唱”。如争取公检法、科技、教育、企业等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了社区教育阵地、科技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