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动态
团省委转发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
发布:2002/5/27 16:25:00 点击:4074
团省委近日转发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做好今年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发动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紧密围绕“实践‘五爱’要求、争做‘四有’新人”的主题,以素质拓展训练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广大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团中央办公厅进一步明确了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活动目标、活动主体、活动内容,并对开展这一活动提出了要求:
一、活动目标: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适应新形势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要求,普及与深化并重,以志愿服务为手段,以素质训练营为抓手,推进活动继续向系统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帮助和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勤奋学习,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主体:<br>
14至18周岁的全日制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1、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学生成人预备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基础性环节,旨在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引入公民教育课、法制课、思想政治课等课堂中去,在中学生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组织中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并参加其它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公民意识教育更加具体有形,便于操作。
2、 加大志愿服务组织力度
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是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组织中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组织成人预备期中学生志愿者参加以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内容的敬老活动,以环保宣传、捡拾白色垃圾、回收废旧电池、植树种草、资源保护、环境监测等为内容的环保活动,以普及和宣传科学知识、反对邪教、举办科技竞赛、各种科技场馆志愿讲解等为内容的科普活动,以帮助残疾人料理基本生活、精神慰藉等为内容的助残活动,还可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其他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志愿服务重点项目。要加强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要创造条件,确保每一名中学生志愿者在14至18周岁成人预备期的服务总时数不少于96小时。
今年重点以敬老为内容,按照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实施“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的意见要求,推出“青春辉映夕阳红”主题志愿服务。要组织中学生志愿者到老年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服务中心等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活动。采取一校包一院、一队助一人等“一助一”服务方式,力争将所有有服务需求、志愿者能够有所作为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确定为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基地,使这些老人们都能享受到志愿者的优质服务。各省份要确定1至2个城市重点实施。学校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成立敬老志愿服务队,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签定协议,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地方各级团组织尤其是重点城市团组织要对当地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分布和志愿服务的需求等基本情况认真调研,帮助他们与学校签订协议,指导工作,加强宣传,扎实推进。
3、 丰富素质拓展训练内容<br>
基本生活和学习技能的培训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假期,通过组织磨励训练、环境保护与宣传、科学普及、农村生活体验等各种素质训练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中学生提高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基本生活技能,使他们能够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护能力。素质训练活动可重点在暑期开展。
4、 倡导成人宣誓仪式多样性<br>
宣誓仪式是整个活动的标志性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教育意义。各地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和纪念日,按照活动规范化要求,集中举行宣誓仪式,突出活动规模和社会影响。倡导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个性化的成人仪式,突出仪式神圣、庄严的特点,给他们的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活动要求:
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各地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突出重点,加强宣传,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