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海宁市公安局团委走进了海宁市永宁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在学校操场上为870多名外来民工子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将法制教育的对象从海宁籍学生向外来民工子弟延伸,为引导外来民工子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海宁人”划上了意义深远的一笔。
近年来,随着全市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并逐渐融入全市的各个方面,在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蓬勃生机的同时,也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复杂问题。外来青少年遵守法律意识不强,交通法规意识的淡薄,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的意识没有进行专门性的教育,同时在当前青少年犯罪趋势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低龄化特点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现状,市公安局团委两个省、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刑侦大队和交警大队,按照团市委《关于开展建团85周年暨五四运动88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公安机关自身实际,组织青年民警开展为外来民工子弟“送法进课堂”和“交通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学校方面也非常重视此项活动,专门安排了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听课。在讲座中,民警结合工作实际,以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广大学生要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要做知法守法的小带头人。并采用问答互动的方式,结合近年来本地区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例和交通事故等反面案例,告诫学生守法要从自身做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同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也要牢固树立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民警向学生们传授了一些防范针对青少年学生敲诈勒索的侵财性犯罪的方法,一些防止沉溺于网络世界而引发犯罪的诀窍。最后,民警倡议广大外来民工子女要在自己知法、守法的同时,积极做好法律的义务宣传者,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带动和影响同乡同族长辈们的法律意识,从而有利于防范违法犯罪和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全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以“新海宁人”的主人翁身份,共创海宁良好治安环境,共建“和谐海宁”。
课后,民警们还向在座的民工子弟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600余份,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赢得了在校800余名师生们一次次的热烈掌声,受到了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