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您的位置:首页 > 嘉兴青少年 >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我、老虎、救生艇——帕尔的一生

发布:2007/5/14 20:38:47   点击:8737
    二○○二年布克奖(Booker Prize)得主彦·马泰尔(Yann Martel)名不见经传,但是,他的书《帕尔的一生》(Life of Pi)看过最初的一百页后,整个故事就飞了起来,让你放不下手,两天的功夫,还没有来得及在白白的书叶上打上灰色的手指印,整本书已经读完。得布克奖的小说如此流畅好读,这很少见。

  中文版本译成《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听起来更像是儿童文学。其实,不能说这部小说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马泰尔也称不上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他确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小说的开篇序言亦真亦假,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的基本上是马泰尔自己的经历:第一本小说出版后如石牛入水,只卖出几百本后就无人问津;第二部小说刚刚开头就文思枯竭,于是,作者离开加拿大前往印度寻找灵感,然而,每天坐在咖啡馆中看着热闹的世界过往,灵感却总如长长的细线那一头的风筝,刚刚要抓到手,游丝断了,风筝飞了,头脑中又是一片干枯,于是,正打算要收拾行囊打道回加拿大,他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咖啡馆中遇到一人。当然,此时,小说的虚构就出来了,此位印度智者说:“我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让你相信上帝。”接着此人介绍了一位他们家的世交,现住加拿大的帕尔·帕泰尔。作者回到加拿大,找到帕尔,听帕尔讲述他一生的故事,于是,形成此书。

  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共九十三页,写的是“作者”在加拿大采访帕尔,帕尔对于他少年时代在印度生活的回忆,他的父母哥哥以及叔伯亲戚,他的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的朋友,他们家的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最重要的,是出身印度教的他如何发现基督教与回教都很有道理,如何在教堂中接受了洗礼,在清真寺中皈依回教,如何同时信仰这三种宗教。这一部分中,有一些至关重要的细节,例如帕尔对于三教的皈依,别人对他不解,他说“我只想热爱上帝!”还有在加拿大,每次书中的“我”去采访他,总是逐渐发现帕尔的一些私人生活,先是发现他并不是孤身一人,他有一位妻子;然后又发现他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儿子,采访将近结束时,人们意识到帕尔还有一位可爱的四岁的女儿。“我”颇为感慨:“至少,这个故事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但是这第一部分中很大一部分文字,都让人觉得冗长乏味,描写一些无关紧要的在印度的生活,而这种描绘,没有作者的切入骨髓的生活体验,也就如隔靴骚痒,可有可无。于是边读边想:如果我是编辑,肯定要把这九十多页删成三十页。值得一题的还有帕尔的名字,他大号皮尔森·莫里特·帕泰尔(Piscine Molitor Patel),是取法国巴黎一家游泳池之名,但是Piscine与英文小便同音,于是帕尔从小在学校中就常常遭到同学取笑,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名字简化成Pi,意味圆周率,自以为是酷名字。上海好友曾来电子信称此书为《屁的一生》,这是汉语无意中的巧合,虽然是“尿”不是“屁”,但仍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这部小说的最好忠告,是耐心,等到小说的第一部分收了尾,帕尔的父亲决定全家带着动物移民加拿大,他们所乘坐的日本货船漂荡在太平洋上时,马泰尔的叙述就充满了你无法拒绝不能释手的魅力。于是,这将近二百页的第二部分《太平洋》,就成了海上生存和驯虎记的精彩手册,由帕尔第一人称叙述,没有“作者”的注解和观察,一气呵成,波澜气伏,又十分熨帖。

  日本货轮失事,帕尔被两名水手当作诱饵扔到救生艇中去喂鬣狗,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而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飘泊二百二十七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鬣狗外,还有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派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理查派克咬死了鬣狗。接着,十六岁的少年帕尔海上生存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派克的故事。

  一开始,帕尔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把老虎置于死地,夺回他在救生艇上的生存空间,他想了六种对付老虎的计策,第一,把他推下救生艇;第二,用救生艇储藏室中的六针吗啡因把他置于死地;第三,用所有能弄到手的武器来攻击他;第四,用东西把他噎死;第五,给他下毒,在他身上放火,电死他;第六,与他打消耗战。然而,仔细考虑后,这六点都没有用。帕尔意识到,如果和理查·派克斗争,输的只有是他自己;他注意到,老虎在海浪平静吃饱了救生艇上的动物残骸之后,竟然如同一只可爱的大猫一样向他表示友善。最后,帕尔得出结论,他的生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要保证理查·派克的食物和饮水,只要老虎不饿,他就没有危险。帕尔从救生艇储藏室中找出钓竿,取出海水淡化器,这位生来素食长大素食的少年开始成为海上垂钓解刨海龟和大小鱼类的能手。此外,帕尔还根据他从小在动物园中长大所积累的经验,开始了驯虎的过程,他一是利用老虎晕船的短处,二是让老虎明白,他是食物和水的来源,他甚至通过把玩理查派克的粪便来打败老虎耀武扬威的士气,逐渐,理查·派克终于明白了在救生艇中帕尔是老大,他是老二。马泰尔关于驯虎的描绘经过最细致的调查研究,读后让你油然而生想当马戏团驯兽员的欲望。更重要的,这驯虎的过程也是少年帕尔演变成成年男人的过程。

  当然,这二百多页的描述,也充满了海上生存所能碰到的所有危险和障碍:雷电交加的暴风雨的夜晚,鲨鱼和鲸鱼试图把救生艇撞翻,经过的巨轮不仅错过救生艇而且掀起的海浪差点把救生艇给淹没等等,这些都很准确,也很可信。在整个漂流的过程中,帕尔的经历有两件让人不解的奇事:一是他因营养不良突然失明两天,正在这两天中,他的救生艇碰上另一个救生艇,上面有一个法国口音的厨师试图掠夺他艇上所剩无几的饼干和饮用水,结果被理查·派克给咬死,等到帕尔眼睛复明时,法国厨师已经只剩下头盖骨。第二件奇事是他在茫茫太平洋中遇到一个布满了南非猫鼬的海岛,海岛上的植物可以填饱他的肚子,猫鼬则是理查·派克的佳肴,但是每晚理查·派克都要回到救生艇上,这让他奇怪,终于帕尔发现了被树叶子卷包着的一副三十二颗成年人的牙齿,意识到这是一个食人岛,每到夜晚,岛上的湖水就通过某种化学变化而变成盐酸浓浆,消化所有靠近的动物,于是,帕尔决定这个岛虽如天堂,却不是久留之地,离开海岛前他当然没有忘记带上他危险的“伴侣”理查·派克。

  在整个第二部分中,帕泰尔不乏神来之笔,描述大海,天空,云朵,海底世界,那些充满了各种生物的倒过来的城市,都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请看下面是一段关于大海的描述:

  大海有许多种,有时大海是老虎的吼叫,有时大海是一个朋友在你的耳边轻声诉说一个秘密;有时大海是口袋里的一把硬币玎玲作响,有时大海是雪崩发出雷鸣,大海是砂纸打磨在木头上,大海是有人在呕吐;大海是死一般的沉静。

  还有对于救生艇上的生活,马泰尔也深有体会:

  救生艇上的生活其实算不上是生活,那就像是棋盘上的最后几招棋,剩下的棋子没有几个。要素很简单,赌注也不高。从体力上来说极度艰苦,从士气上说令人沮丧。为了生存你必须调整你自己,什么都可以牺牲,你尽所有可能自寻乐子。你已经到了地狱的底层,然而,你还是可以交叉着双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觉得你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为什么?因为在你的脚下,躺着一条小小的死鱼。

  帕尔这二百多天生活的中心是理查派克,那个“威猛的食肉动物,每一个爪子就锋利如刀子”,那个让他害怕让他长大成人又逼着他生存的老虎,然而,最后他漂到墨西哥海岸登陆时,理查·派克竟然是不告而别,消失在墨西哥的丛林之中,一去不复返,帕尔这样诉说理查·派克和他的最后分别:

  我从船边上爬下来,我不敢就这样放手,自己离被解救这么近,但是我害怕我会在这两英尺深的水中淹死。我抬头看看究竟还有多远,这一抬头让我看到了理查派克的最后一面,因为就是在那一瞬间他从我身上跳过,我看到他充满生命活力的身体在我头上的空中伸展,象掠过一道毛绒绒的彩虹。他落在水面上,他的后腿伸开,他的尾巴高翘,只几步,他已经到了海滩上。他往左走,他的爪子抓凿着潮湿的沙子,忽然他改变了主意,急转一个身,从我面前跨过,向右边奔去。他连瞅都没有向我瞅一眼,他沿着海滩跑了将近一百码,然后转向丛林。他的步子笨拙不够协调,他摔倒好几次。到了丛林边上,他停下来,那一刻,我确信他会回头看我,他会顺下耳朵,他会吼叫,这样,他会为我们的关系画一个句号。但是他根本没有如此行为,他的眼睛直盯着丛林,然后,理查派克,这位我倍受折磨时的伴侣,让我生存的令人畏惧的凶猛的东西,他一越向前,就这样永远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


  小说的第三部分,总共二十页,是一份调查录音带的文字记录。帕尔得救后不久,日本轮船保险公司冈本先生和千叶先生前往墨西哥的一家医院看望这位货轮唯一的幸存者,这份报告是他们对他的采访以及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在最后这部分,面对日本调查员的怀疑和审问,帕尔又用最简单的语调讲了另一个沉船的故事:没有鬣狗和猩猩,没有斑马和老虎,货轮刚刚沉下去时,救生艇上有四个人:一个断了一条腿的华人水手,一个货轮上烧饭的法国厨子,帕尔,还有帕尔的母亲。法国厨子当着帕尔的面杀死了华人水手和帕尔的母亲,至于厨子的下场呢?帕尔没有说,但是我们都知道,最后在海上飘流生存下来的到底是谁。于是,读者和日本调查员都意识到:鬣狗咬死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咬死了鬣狗,同时,老虎也咬死了那个帕尔没有看到的另一个救生艇上的法国厨师,那么究竟谁是老虎?难道理查·派克从来就没有存在过?难道这个孟加拉虎竟是帕尔的另一个自我?

  那么你究竟相信哪个故事是真的呢?请看以下帕尔与两位日本调查员之间的对话:

  “对你来说在事实上这两个故事没有区别?”

  “对”

  “你不能证明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我说什么你都只能听着。”

  “我想是这样吧。”

  “在两个故事中,船沉了,我的家人都死了,而我在受罪。”

  “这是真的。”

  “那么告诉我,因为在事实上没有区别,两边你都不能证明,那么,你更喜欢哪个故事呢?哪个故事更有意思,有动物的还是没有动物的?”

  冈本先生:“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千叶先生:“当然是有动物的故事。”

  冈本先生:“对,有动物的故事是更有意思的故事。”

  帕泰尔先生:“谢谢,上帝也是这个道理。”

  日本调查员们知道他们对于故事的选择,冈本先生在最后的调查报告中写道:

  “沉船的唯一幸存者,印度公民帕泰尔先生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勇气和耐性的让人震惊的故事,他面对的是不同寻常的艰难和悲惨的环境。做为一位专业调查员,在沉船历史上,他的故事是前所未有的。很少有乘船遇难者能在海上生存那么久,更不用说是在一个孟加拉虎的陪伴之下。”

  那么读者呢?如果你相信老虎的存在,那么这是一个探险的故事,是一个成长的故事,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如果你否认老虎,那这就是一个人生最极端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哀,使这个少年必须编造出一个孟加拉虎才能忘却?于是,你禁不住要回头再看他驯虎的章节,你的眼睛就盯住了这样的段落:

  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时我因为理查·派克的存在而高兴,我心中的一部分不想让理查·派克死去,因为如果他死了,那么我就会独自在绝望中生存,而绝望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如果我还有一丝生存的愿望,那么我要感谢理查·派克,是他让我没有时间多想我的家人和我悲惨的境遇,是他强迫我继续生存,我因此而憎恨他,但是同时,我也因此而感谢他。我至今仍然感激他。事实很简单:如果没有理查·派克,那么我今天也就不会活着给你讲我的故事。

  你是否还觉得自己受了作者的欺骗,是否还觉得自己如此享受太平洋上那二百多页让你透不过气了来的描写实在是很委屈?你想到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哲学,你如果觉得帕尔与老虎共处七个月的生活充满危险,那么目睹母亲被害手上又粘上法国厨子鲜血的孤独的生活呢?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语言能够描绘那种生活呢?想到这里,你也只能默默流泪了。唯一能让你宽慰的是小说第一部分中,“我”逐渐发现帕尔有妻子有儿女,你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时“我”看到帕尔亲吻女儿时,要赞叹:“这个故事有一个幸福的结局!”说到底,《帕尔的故事》还是一部让你“觉得舒服”的小说。              
 
                                                                                                                      (引自  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