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青少年
您的位置:首页 > 嘉兴青少年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温州大学学生开店可抵学分 引发各界争议

发布:2007/11/22 14:21:56   点击:6922
据《今日早报》报道为了鼓励大学生进驻学校创业园开店做生意,温州大学日前决定,学生在创业园内开店做生意,获得的创业学分可抵公选课学分。此消息传出后,引发不少学生家长的质疑,认为学校以开店抵学分的做法鼓励学生开公司,等于鼓励学生为赚钱放弃或荒废学业,会对学生起误导作用。

  学生见面称“老总”

  创业园坐落在温州大学北校区。记者19日来到创业园,碰到一位学生老板——服装设计专业大三学生马宏林。 

      同学笑着叫他“马董”。马宏林和同学组成了一个7人的工作室,专门设计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产品。在学院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工作室已有了起色。马宏林觉得自己除了掌握了创业基本的知识如工商、税务等,还学到了不少和人打交道的技巧。

  学校名气最大的公司莫过于凯斯勒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经营文化传播和影视投资,注册资金达300万元,该公司的“老总”白炳卫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风险投资专业学习,是校园里的“传奇人物”,还获得了2007年浙江省大学生“创业之星”的称号。

  学生开店可抵学分

  温州大学校团委书记蔡联群告诉记者,该校现有各类学生创业团队和创业工作室59个,工商注册的有四五家。自2003年以来,先后有50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创业实践活动,累计创业收入达200余万元。

  温州大学学生浓厚的创业气氛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2002年,学校借鉴温州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建立创业工作室形式以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学校建了一个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的创业园,供这些学生企业安家落户。入园学生创业团队只需支付很低的租金(水电费、物业管理等成本费),就可以在园内开店做生意。

  蔡联群说,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进驻创业,学校还规定,学生在创业园内开店做生意,获得的创业学分可抵公选课学分。

  创业与学业是否冲突

  温州大学花大力气鼓励学生创业,相关部门的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也引来了一些不同意见。

  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赚钱,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创业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而学校以开店抵学分的做法鼓励学生开公司,等于鼓励学生为赚钱放弃或荒废学业,会对学生起误导作用。学生老板是不是可以在公选课时间名正言顺地逃课去打理生意?不参加公选课考试也能拿到学分,对其他学生是否公平?

  曾在杭州师范大学担任过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陈先生认为,创业应该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他说:“如果大学生投资创业失败,反而会加重父母的负担。我认为学生最好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先了解社会,为将来就业打基础。”

  但蔡联群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表示,学校应该在学生创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引导学生先保学业再创业,以创业带动学业。“而且我们对创业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要求,我们不鼓励学生放弃学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