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平,海盐人。现代画家。1909年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自幼爱好绘画。由于家境贫寒,仅读了4年小学便去上海当学徒。工余时间,他坚持自学绘画,画技术日臻娴熟。抗日战争时期,他以漫画为武器,积极参加救亡宣传工作,辗转于上海、武汉等地。
1947年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张乐平在回家路上看到3个流浪儿正蜷缩在一个弄堂口围着一堆小火取暖,浑身冷得直打哆嗦。第二天早上,当他又走过那个弄堂口时,3个流浪儿中已有两个冻死了。这样事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从此,他决心用自己的画笔来控诉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他深入到上海的流浪儿中,了解他们的苦难遭遇,观察体验生活,从而创作了连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漫画一发表,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三毛” 这个流浪儿的典型,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同情,也使人们更加憎恨造成“三毛”悲惨命运的黑暗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张乐平又怀着喜悦的心情创作了《三毛迎解放》、《三毛学雷锋》、《三毛旅游记》等。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给了他的“三毛”,真是名副其实的“三毛之父”。
1989年春天,以张乐平笔下的这个流浪儿为笔名的台湾女作家三毛 (陈平) 到上海千里寻“父”,在张乐平家无拘无束地做了五天“女儿”,一时被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