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广陈各界团员青年对此次“两会”关注热烈。大家普遍认为此“两会”的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节俭,本次“两会”会期短、议程简,被誉为“节俭的两会”。同时不少驻地机构将在会议期间全部提供环保笔及纸张。前港村团员青年宋丽燕认为,“节俭”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值得思考。应该在保证会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省会议开支。二是信心。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们的就业形势显得格外严峻,民主村大学生村官徐春晓认为,大学毕业后来到基层感到很实在,基层挺锻炼人,有了基层工作经验,今后的路会走得更踏实。春竹公司团员青年陆红燕认为,信心就是力量,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举国动员,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齐心协力,也一定能克服困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民生,观察近年“两会”,可以看到一条愈加清晰的逻辑:民生话题逐渐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关注的焦点,民众诉求最多、呼声最高的问题,往往就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议案、提案的内容。在“两会”尚未开幕之前,民众已通过各类渠道将民意诉求尽情表达,尤其网络更是将民意、民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两会”中政治文明的进步“风雷”,也越来越朝着“民意与权力的对接”隆隆而响。
对此,大家对此次两会充满了期待,大家期待:
一、“两会”能在最契合民众利益的问题上,比如就业、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汇集代表委员更大的呼声、形成更多的政策利好。
二、在延续去年“两会”高度透明化的传统后,将“透明”再推进一步、将“封闭”再减少一些,满足民众日益扩大的知情权,让世界都看到代表委员们是如何行使“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
三、能听到更多、更响亮、更尖锐的声音。“两会”历来是民主政治最重要、最直观的体现场之一,不怕说错话,只怕不敢说。在传统的“敢言代表、委员”身后,期待出现更多敢言的新面孔,使“监督权力”、“为民代言”这些硬生生的宪政词汇、政治责任,以议案、提案和言语体现出来。
四、进一步优化“两会”的结构。要使“两会”成为全国各阶层、群体意见的“集纳地”,最大程度地体现民意,就必须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以人员结构的相对均衡体现民主与公正。如去年“两会”减少官员比例、新增加农民工代表,今年期待在人员组成结构上更向“人民代表大会”迈进一步。